2015佛山中考物理科考纲
物理 科
一、考试依据
1.国家教育部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⒉佛山市教育教学的实际。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查的科学内容
根据国家教育部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决定物理科的考试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根据教学实际考查《声、光、热》、《电和磁》、《运动、力和功》、《物质、能量和能源》等内容。具体要求详见“有关科学内容的说明”部分。
(二)能力的考查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考查的同时,加强对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⒈ 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内容上可以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相关交叉学科的内容;在形式上可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问题研究、调查分析等学习活动。
2.加强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会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推导与计算,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加强创新意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考查。能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有针对性的阅读,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在试卷中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以便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三)有关科学内容的说明
上标“A”、“B”与“C”分别表示《课标》对相应知识点的体验性要求水平分别为“经历”、“认同”与“内化”。
热学初步知识
7.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8.了解热量的概念
9.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10.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1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1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 声 、 光 、 热 | |||
内容 | 知识要点 | 水平层次 | 要 求 |
声现象 |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 | 认识 | 1.通过实验,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学知识一些应用 |
2.乐音,噪声 | 了解 | ||
3.声的利用 | |||
光现象 | 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 了解 | 1.通过实验,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3.通过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4.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 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
2.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 |||
3.色散 | |||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5.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认识 | ||
6.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原理,人眼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 了解 | ||
热学初步知识 | 1.温度,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温度的测量,环境温度问题B | 了解 |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的热运动的一些特点.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7.了解内能.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8.了解热量 9.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10.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1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1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
2.物质的固、液、气三态 | |||
3.物态变化过程A,熔化,凝固,汽化,液化, 蒸发,沸腾,升华,凝华 | 理解 | ||
4.熔点,沸点,水的循环,节约用水C | |||
5.扩散,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动理论A | 了解 | ||
6.内能,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内能的利用,热量 | 了解 | ||
7.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与社会发展 | |||
了解 | |||
8.热现象与热运动 | 认识 | ||
9.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 | 认识 | ||
10.热量的计算,比热容A | 理解 |
说明:
声现象
1.知道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声音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通常哪种状态中速度更快。不要求记住各种介质中声速的具体数值。
2.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骨传声。只是过程性要求,属“了解”水平层次,不要求具体的分析。
光现象
1. 知道光的三原色。
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有关的应用。
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
热学初步知识
1.“会测量温度”,属技能要求的“独立操作”层次,要求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要求不仅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知道不同的燃料的热值不同,而且要有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不要求记住各种燃料的热值。能对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及热机的效率作简单的计算。
二 电 和 磁 | |||
内 容 | 知 识 要 点 | 水平层次 | 要 求 |
电
路 | 1.两种电荷、元电荷、起电、电荷的定向移动 | 了解 |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6.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7.结合实际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8.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9.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0.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
2.电路的组成,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电能 | 认识 | ||
3.电流、电压和电阻,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A | 了解 | ||
4.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 | |||
5.电功率和电阻间的关系A | |||
6.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A,欧姆定律及应用 | 理解 | ||
7.电功,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 |||
8.读、画电路图,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读电能表 | 独立操作 | ||
9.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 了解 | ||
电
和
磁 | 1.永磁体,磁极,磁体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现象 | 了解 |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能举例说明电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6.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7.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2.磁场,磁感线 | |||
3.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A,电磁继电器原理与使用,扬声器,电磁铁 | |||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影响通电导线在磁场所受磁场力方向的因素A,直流电动机换向器原理A | |||
5.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A,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 | |||
6.信息的传递,电话 | |||
7.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 | |||
8.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移动通信、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 | |||
9.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 |
下一篇:最新2015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