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父母兴起早教热 贵过高教折射教育投入不足
因早教而10岁读本、13岁读硕、16岁读博的中国最年轻博士生张炘炀,由于发表“买房才算成功”言论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中国父母对盲目崇拜早教的讨论。
有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内地已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在早教市场最活跃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早教中心达到5112家,同比新增33.6%。5岁的孩子念“EMBA”,3岁的娃娃学习高尔夫,18个月的幼儿练瑜伽,早教真的如同早教机构宣传的那样神奇吗?那些早教的“神童”成年后都在干什么?
早教热引发早教效果被夸大
中国80后父母兴起“早教热”
2岁的喧喧坐在妈妈怀里,学着老师的样子,给手中拿的葡萄、苹果、香蕉这些水果卡片“找家家”。他们的对面放着三个对应的水果树模型,每找对一个,喧喧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妈妈和老师也会发出惊喜的称赞。
这是目前在中国许多城市常见的早教课的场景。近年来,针对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风行中国各大城市,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喧喧所在的这家早教机构介绍说:去年开业时仅有一个班30多个孩子,现在不到一年就增加到四个班100多个孩子,送孩子上早教课的多为80后家长。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惜血本的教育投资,成了许多家长不二的选择。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大大小小的早教机构已经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3岁以下幼儿背着书包去“上课”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早教机构收费高昂,40分钟的一节课从100多元到300元不等,一个学期的学费高达5000甚至10000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近公布的2011年度中国特许经营投资景气调查显示,儿童教育培训正在成为“极具成长且投资回报率极高的行业”。
早教效果被过度夸大
被中国家长奉为圣经的早教发源于德国,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而且有些著名的早教理论,都存在很多的争议。
早教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后天的学习,学习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反射,反射由简单到复杂组成了人的经验。这一理论的创始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巴普洛夫和斯金纳。多数早期教育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流派上的,这一理论认为人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后天学习,学习都是经过训练形成的反射。反射由简单到复杂组成了人的经验。
但这些行为主义的理论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的,推广到人后准确性和实用性都有疑问。巴普洛夫使用狗做实验,建立食物和铃声的联系,使得狗能够在铃声后就分泌唾液;而斯金纳则是使用了一套比较复杂的实验设备,使得老鼠能够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从而能够掌握按压杠杆这一动作。动物实验虽然十分成功,但实验在推之到人后,缺陷就十分明显了:实验并没有考虑到人的主动性和人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动作,这种学习对于人来说过于机械;另一方面,对于人来说,什么是合适的奖品也难以定夺。所以盲目的以行为主义提倡的原则进行早教,更可能得到一个机械地掌握一些知识并且对奖励难以满足的孩子。
美国早教锻炼孩子能力中国早教仍为升学应试
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说就是一种用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可中国家庭的“早教”却与其原本的理念大相径庭: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1054名未成年人家长的一份调查显示,有88.6%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
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则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工夫。在所谓的“早教”方面,美国人却十分重视儿童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受益。婴幼儿的自我服务技能包括:系鞋带、穿衣服、扣纽扣、拉开或拉上拉链、洗脸、刷牙、梳头、吃饭、上厕所等。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早教不当三大危害
在早教领域曾有一个有争议的著名方法:杜曼教育法,认为发展大脑神经的最好方式是教儿童阅读,起步越早越好。他们向家长讲授和演示他们设计的信息刺激法,然后由家长实施这种特殊的教学,开的课程有算术、英语、日语、法语、音乐、美术、体操等,给幼儿看的教科书是专门设计的一大批特别的卡片。一些案例的成功直接导致杜曼教育法风靡一时。
但对杜曼教育法的批评在医学界非常广泛,大多将其视为伪科学。早在1968年,美国儿科学会残疾儿童委员会就针对杜曼教育法发出了告诫,认为这会导致部分幼儿语言功能发育迟缓。1999年,儿科学会在声明中发出了更为严重警告,并在2002年和2005年两次声明了杜曼教育法的潜在风险和缺陷,认为其方法对神经系统机制的认识过于陈旧和有缺陷,使用该方法会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为什么杜曼教育法方面的图书能买到几百万册,这利用了婴儿潮时代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提出了开发脑潜能的方案。后来一些案例也证明了对这种早教弊端的担忧:不论在中国还是国外,使用杜曼教育法识字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表现出了语言发展的障碍,难以正常的开口说话。
过度早教过早大量用眼,对儿童视力有不利影响。现在随着iPad等多种视频终端的普及,不少儿童痴迷于玩游戏、看电脑,常常持续近距离用眼,加之不良的坐姿及握笔姿势、不均匀的照明等都会诱发近视。过早让孩子接触电脑,造成电子产品网络依赖。因此家长应防止幼儿过度用眼,把密集用眼期延至12岁以后。
2011年10月18日在波士顿召开的学术会议上,美国儿科学会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不管是作为背景播放还是作为教育工具,电视对两岁以下的婴儿来说都有害,会影响婴幼儿的认知发展,并导致睡眠障碍。过度而不当的早教的确对儿童造成压力,此类事件媒体也多有报道,一个两岁的小孩原本活泼好动,后来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夜里还常常惊醒、做噩梦。后来发现从两个月之前,望子成龙的妈妈开始对小孩实施早教,每天让看一个半小时的英语会话光盘,再做一个小时左右的智力开发游戏,这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很不适应。
早教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这种儿童厌学恐学效应被幼教专家称为“小学三年级效应”——— 有很多老师发现开学不久,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原来是孩子在幼儿阶段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小学学习方法未掌握好,等到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这种现象被幼教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反而给孩子带来厌学情绪。
北京某小学的调查也表明,小学一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但学习意愿的下降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而在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曾对北京市某些城区的小学生作过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调查,1984年为8.3%,2001年则增长到18.2%。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早教贵过高教
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投入不足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体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从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发展来看,很多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都是全免费的。即使一些没有实施学前教育全免费的国家和地区,公立的幼儿园收费也很低廉。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真正将幼儿教育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直接影响了对早教事业的财政投入。私立幼儿园的兴起,使幼儿教育的趋利性更为明显,天价早教就是一例。它使幼儿教育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等特征难以得到发挥,无疑影响到幼儿教育对人终身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性地位和作用,使素质教育失去了最基础的支撑。
早教贵过高教,归根结底是“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反映。“入园难入园贵”说到底是百姓对早教资源的巨大需求与早教资源的供给不足所致。解决此矛盾,抑制需求是行不通的,唯一出路是提供更多的早教资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去年年底就针对发展学前教育问题给出了思路,即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和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实际上,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有相同表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早教体制走市场化道路,具体表现为公办幼儿园规模的缩小和教育部门在早教领域投入的不足。从全国来看,教育部门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等普惠性资源只有4.9万所,比1995年的15.9万所减少了2/3。与此同时,早教投入占教育总投入和财政性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均不到1.3%,而这一数据与国际上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明显偏低。
显然,一方面,人们对早教资源的需求在增长,而幼儿园数量在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对早教投入不足,必然意味着国民将支付过高的学前教育成本。市场的失灵,更提醒教育部门有必要重新评估其在早教中的自身责任。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邓子庆)
发达国家如何早教?
美国 教育部培训“父母辅导者”
美国幼儿教育是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创办“从出生到3岁”培训班,以1981年密苏里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老师”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它们的项目推广至全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美国的另一项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称作HIPPY计划,它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在美国,老师认为教给孩子学习能力比教会他做几道算术题更重要。他们不会将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知识技能硬灌输给孩子,而是崇尚让他们多动手、多体验,在各种益智、团队游戏中学会体验和探索的本领,更主动更交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
英国 社区免费提供多样服务
英国政府很重视5岁以下孩子的学前早期教育,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了很多的服务,出生到5岁,宝宝可以加入各个社区儿童中心的活动,妈妈也可以参加各种育儿的论坛和培训,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如果3岁前需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自己付费,一个月大约1000多英镑。社区、幼儿园、教会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心,只要是你有时间、有精力,几乎每天都可以把行程安排得满满的。这样的组织大多是免费的,有的收费在1-2英镑,这笔钱算是捐给慈善机构的,他们同时免费提供茶、咖啡给妈妈们,还会在休息的时候分给孩子们饼干和饮料。
加拿大 不提前教写字计数
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加拿大的早教专家普遍认为,幼儿期是动作能力均衡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动手能力更为重要,若让孩子过早认字、写字和计数,会耗费幼儿的体力和脑力,延缓他们的动作发展。
日本 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
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从家长到早教学校都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你会发现在日本,孩子上课甚至全家人外出旅行的时候,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他自己的物品,很多事情年幼的孩子都要自己去做,家长和老师只是在一旁略加指导。
全民早教的时代没有神话
萧愚
教育是一项平衡的艺术,而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在早期教育阶段,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智力开发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今日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神话经济”与我们如影随形。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无限夸大,给消费者造成神奇的印象。教育领域也有类似的神话,而且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早期教育经典卡尔·威特。
这本号称在中国大陆销售超过2,000,000册的图书告诉人们,作者如何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而且只要下功夫,人人都做得到。我对这种包治百病的“方子”向来表示怀疑,所以,在写完《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真相》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查、研究卡尔·威特。
不可否认,《哈佛女孩》一书对国人重视早期教育有着一定的启蒙作用。但问题是,当一样东西变成神话,开始与商业结合的时候,其副作用便开始显露出来。2005年5月前后,媒体曝出消息称:北京某机构推出了一项培养神童的“计划”,只要每年花费2万到13万元让孩子从小接受他们的培训,10岁时就能赶超一个大学生。“计划”的发起者说,“对培养天才持怀疑态度的家长,建议你们去看《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哈佛天才:用卡尔·威特法则培养出的哈佛孩子》《早期教育与天才》这三本书。”
今天,无论你走入任何一家书店,都会在显眼的位置上发现各种版本的《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这本在美国已经绝版的书,正在中国发扬光大。
但是,在这些书热销的同时,似乎很少人去追问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些书中所讲述的神童们成年之后怎么样了?毕竟,人生是一场长跑,起跑领先并不代表最后夺冠。在写作《“哈佛女孩”真相》一书时,我遇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哈佛女孩”是个正在进行时的现象,没法做盖棺定论的评述。但是,面对卡尔·威特以及众多卡尔·威特法则培养的神童,我却有了一个很大的便利,那就是,这些人都是200年前和100年前的人物,他们都已经成为历史,成为古人,我们可以从其一生的角度去考察他们教育的成败得失。
在这些神话中,影响最大的是卡尔·威特。这个神话是说:卡尔·威特的父亲老卡尔·威特,通过自己独创的教育方法,把一个先天低能的孩子培养成了各方面都很卓越的天才。而调查显示,卡尔·威特出生时既非白痴,成年后也非天才。在度过一事无成的60余年之后,直到晚年才在罕有好运的眷顾下取得了一些成就,他的个性与他所受的早期封闭教育一脉相承:不擅言辞,怯于与人交往。
第二个神话是斯特娜夫人及她的女儿维尼弗雷德,斯特娜夫人创造了自然教育法。按照神话的描述,斯特娜夫人通过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同样将一个普通的孩子造就成了举世瞩目、各方面都很优异的天才。而调查显示,这个天才28岁时便因承受不了社会压力逃之夭夭,隐居遁世。她的母亲二十余年的心血仅是为大众制造了一个可供观瞻的虚拟教育偶像。
第三个神话是十一岁便进入哈佛大学的西迪斯(sidis)(《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译成塞德兹)。他的父亲写作了《俗物与天才》一书,同样将西迪斯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教育。而调查表明,这个神童是一个比方仲永更极端、更典型的版本。还有两个神话不得不说,一个是后来成为大科学家的维纳。他14岁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在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他同样被描述成一个早教成功的典范。美国新近出版的关于维纳的传记中描述了他不幸的家庭生活,而其悲剧的根源便是其早年所受的教育。另一个是穆勒。这位与卡尔·威特同时代的英国神童,历来被称为人造天才的典型,也是《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推崇的早教成功范本。但穆勒的一生拥有一个比小西迪斯更糟糕,比维纳更不幸,比卡尔·威特更多波折的命运。
以上五个教育神话都与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有很大瓜葛。在这本书中,木村久一为了证明自己“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学说,几乎用了全书的篇幅介绍了上述五个受到过早期教育的神童。而且,这些神童不仅是木村久一最为得意的论据,也是后代许多教育理论家证明自己早教理论的工具。
但是,木村久一这本书严格说来并非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西迪斯、维尼、维纳都是与木村久一同时代的人物,他面临着与我写作《“哈佛女孩”真相》一书时同样的难题。但是,与我的“质疑”立场不同的是,他通篇都在立论。也就是说,他在用一些还没有成熟的例证去构筑自己“早期教育造就天才”的理论,这的确是学者的大忌。他在说到西迪斯、维尼弗雷德以及维纳的未来时写到:他们现在活泼健康的像水里的鱼儿,而他们将来也必定会非常幸福。而这种逻辑是没有根据的。
事实上,早教神话除混淆了天才与教育的真实联系外,也同时遮蔽了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即孩子情绪能力、人格、社会交往能力等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教育实际上是一项平衡的艺术,而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在早期教育阶段,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智力开发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希望中国的家长能够全方位的审视早期教育的诸多理论,避免在教育孩子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上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