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 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
必须正视的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农村“陪读风潮”的兴起,引起不少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一些人士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正视这一现象,并对暴露的问题加以解决。
针对社会上“不惜代价陪读,造成一些家庭生活艰苦”的说法,会宁县第一中学校长郑焕明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家庭的管理也很重要,尤其是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社会复杂,孩子容易接受一些不好的教育,有家长陪读并非坏事,虽然生活会暂时艰苦些,但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不过,郑焕明也认为,高中陪读现象的大量存在,与贫困地区资金匮乏,高中办学投入不足有关,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贫困地区高中学校的投入。郑焕明介绍,会宁县一中原来仅有一栋公寓楼,可住1500名学生,2008年建设了一栋新的公寓楼,耗资1500万元,目前还欠施工单位1300万元,而学校总负债高达2000万元。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嘉毅一直十分关注学生学校寄宿、校外住宿、陪读等现象,他认为对于陪读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在会宁这样的贫困山区,确实需要通过大规模教育移民,让更多人走出去发展,陪读现象的出现是当地学生家长重视教育的表现。另外,孩子成长中需要与大人多沟通,当前的校园周边环境也不够好,有条件的家庭,家长陪读有好处。
王嘉毅说,另一方面陪读现象暴露了贫困地区高中教育投入不足、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农民渴望优质教育资源等问题,近些年国家对义务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投入多,偏偏忽略了高中教育,现在该是加大高中教育的时候了。
至于农村英语教师缺乏、农民渴望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王嘉毅认为,由于城乡差距太大,城乡教育资源难均衡,长远之策是加快城镇化发展。而当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农村实施“校车工程”,小学布局向乡镇集中后,学生用校车接送,这比发展寄宿制更可行,也可化解农村陪读低龄化的问题。
“现在一所村级小学只有二三十个孩子,一个年级才有几个孩子,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各方面教师都配齐很难,也不实际,但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陪读,国家确需采取一些其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张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