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中学学生按“学程”自主选择学科模块
学生人手一份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表,部分课程中大家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固定的同学,而是跟随自己挑选的课表来回跑。这种只在国外高中出现的场景,如今在本市高中也变成了现实。日前,记者从育才中学获悉,该校从2009年起首先在高一年级开始试行以“学程”为特点的课程组织方式,据统计2010级学生298人,形成课表285种,几乎人手一份不同的课表,极大地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特征。
可自主选择学科模块
记者了解到,育才中学学生对课程的接受方式是以“学程”形式呈现的。学校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学科内在结构的特点,将每学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阶段,称之为“学程”。每学期3个学程,高一、高二两个学年,共计12个学程。
一个学程的教学时间为5周,其操作的基本要点是:一个学程完成若干门学科各一个模块学习;不同的学科设计不同的学程数;若干不同的学科在同一学程中的课时数相同。其中,语、数、外、体育四门学科每个学程都开设,学习十八个学程,物理、化学学科在高一、高二的每个学程都开设,学习十二个学程。每个学程学生自主选择相应学科模块,实行跨年级走班教学。
除了语、数、英、物、化等必修课程外,目前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等学科的学习时段,学科门类从原来每学期12门减少到现在每学程9门,有利于学生集中学习某些科目,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科兴趣。学习的进度,也可以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掌控。
三年课程一学年搞定
学生的学程设计以个性课表的方式直接呈现出来。据统计2010级学生298人,形成课表285种,几乎人手一份不同的课表。在育才中学校长陈青云看来,这种学生自己的课表,集中表现了学校对于学生个性特点的理解与尊重,它的存在,一方面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国家课程所规定的基本的知识、素养与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差异化地实现发展。
“我文科基础不错,加一科目想选政治,因此,进入高一后,就选择了2个政治模块的学习。 ”高二学生袁霖铃告诉记者,这样一来,自己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消化知识和拓展知识的时间,可以比较早地就开始规划未来方向。
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他们还可以选择特色课程和荣誉课程,小袁就选了两门荣誉课程——物理竞赛和植物组培,“植物组培课特别有意思,我们学习怎样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百合,学习怎样配制培养基,非常锻炼动手能力,对我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很有帮助。 ”
教会学生规划和选择
“以往我们的课程组织实施方式,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不论是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时间、方式,学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选择的,不可能自主规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陈青云校长表示,当前学生学习同一时间段中并行学习的科目过多,学生前学后忘,学习效率低,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有灵活的课程组织实施方式,使学生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也有选择的可能。在分层走班、因材施教中提升教学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更有意义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据调查反馈,实施“学程”以来,有47.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自觉性有提高;有72.5%的学生认为通过学程学习,自己规划协调学习的能力有所提升;有39.8%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自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