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缺点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因此后进生转化在班主任工作中显得特别重要。下面谈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在“了解、研究”的基础上教育转化

要教育后进生,就要了解和研究后进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后进生,才能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行为倾向,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转化工作。

案例:我原来的班上有个学生常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班中,影响极坏。为了转化该生,我通过调查了解,细心观察,发现他却有一定的特长,比如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人缘关系好等。于是,我委任他负责班上纪律,这样既发挥了他组织能力的长处,又能使他随时约束自己的言行。在课堂上,我经常及时地表扬他的一些小小的进步。在班会等公开场合对他团结同学、积极发挥班干部作用也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他觉得老师看得起他、信任他,消除了他的自卑心理和与老师之间的隔阂,纪律明显好转、学习进步较快、班级管理工作也积极、主动得多了。这时,我抓住有利时机与他谈心,分析了他与校外社会青年来往的种种危害。由于师生之间有了信任感,他觉得老师是在关心他,诚恳地接受了我对他的教育,并渐渐地断绝了与校外青年的来往,不仅纪律一天天好起来,而且学习进步也很快。

由此可见,只有长期、广泛、深入、细致地对后进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了解观察,才能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犯错的原因和动机找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地对之进行教育转化。

二、用“关爱”感化是教育转化的重要手段

在人的心灵深处,最大的动力莫过于“爱”的力量。

对于后进生来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促使自觉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每一个后进生,给他们以无私的、真诚的爱,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尊其师,信其道”,使自己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人们比较讨厌他们。作为班主任绝不能把后进生的缺点、毛病放大来看待他们,绝不能厌弃、疏远、怀疑、怨恨、讽刺他们,对他们要多亲近、信任、关心、鼓励,热情帮助,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平等的师生情感,将真诚的爱子之心、爱生之情溶于学生的在校生活之中,用爱心去激起他们情感的浪花,用爱的涓涓细流去浇灌他们干涸的心田;以关心热爱学生之心作为转化后进生的催化剂,取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打开他们封闭的心扉,使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你对后进生动真感情,付出的关心、爱护越多,教育转化的效果就越好。

三、“尊重和信任”是教育转化的关键

在班级工作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才能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后进生在家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经常遭受家长的粗暴训斥和打骂,如果在学校又得不到老师、同学的理解,还要受到一些人的冷眼、讽刺和挖苦,肯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加教育的难度。所以,在批评他们时,首先要尊重他们,注意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尽量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们;批评的措辞要温和、态度要诚恳;学生有问题尽量不找家长,师生面对面开诚布公地解决问题;只要学生保证改正错误就要相信他并对他进行鼓励。

“教育就是信任”。在热爱学生的教师心目中没有不可救药的学生。信任学生就是相信他们的自觉性、相信他们的进取意识。一般来讲,后进生会主观地认为老师瞧不起他、不信任他;他们想努力上进、改过自新,却既管不住自己,又怕别人讽刺、挖苦。针对后进生这样的特点,我认为本来应该委托给“好学生”去干的事情,让给“后进生”去干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案例:原来,我班上有一个学生,平时爱迟到、早退、旷课不说,还在校外惹事生非,学习更是一塌糊涂;但是他身体素质不错。于是,我以体育活动为“突破口”,通过体育比赛活动来对他进行教育转化,收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在一次球赛中,我私下找他谈话,鼓励他带班队为班级争光。由于他的出色表现,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眼光,自信心陡增。后来他对我说:“老师,那天晚上我是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我高兴地一夜没有睡好。以后,我一定认真遵守班级纪律,好好学习,争取得到你更多的表扬。”

由此可见,让后进生感觉到老师信任他,就能鼓起他们好好做人、好好学习的勇气;利用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就能促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严格要求”是教育转化的保证

给后进生以更多的温暖和挚爱是一个教师的崇高的道德情感,对学生严格要求则更能体现出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严是爱,松是害”、“爱之愈深,责之愈严”,只有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反复,只有通过严肃的纪律和严格的批评教育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改掉坏毛病,才能从根本上为转化后进生提供后续动力、杜绝反复。我曾经教过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他经常外出打台球、看录像、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我跟他谈过多次,每次他都能老实一段时间,就是保持不久。但我并不灰心,而是常常选准有利时机,一方面表扬他,另一方面又向他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使他每取得一点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又能使他在取得进步的同时对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终于,学生在老师一次次的关爱、教育中感悟了,改变了。在毕业考考试之前两个月,他向我保证:今后不再出任何问题,一定好好学习。他遵守了诺言,毕业考试各科成绩都考得不错。由此可以看出,当老师的严格要求被学生看作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就会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并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和进步的。

五、教会“自我教育”是转化的目标

培养起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后进生并非一切无所谓。由于他们得不到父母、老师、同学的理解、同情和尊重,内心是痛苦的,他们更渴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所以在做后进生思想教育工作时,不要动辄粗暴地批评、讽刺、挖苦他们,更不应该揭他们的“老底儿”,以满足他们想获得尊重的愿望。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要不失时机地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通过尊重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起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改邪归正,避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比老师的强迫性教育效果要好得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成人感将越来越突出,喜欢被人看成有自我克制力的人。从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中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弱,容易反复犯错误。结合这些特点,要求后进生自律、自强,是符合中小学生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的。通过自律、自强,使后进生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从而起到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目的。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告诉我,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除了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外,要求他们树立自律、自强意识,进行自我教育是一个制胜法宝。

    后进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系统的了解、研究后进生作为基础,用无私真诚的爱心去培养师生平等真挚的情感,以满足学生的自尊自信为突破口,以严格的批评教育作为后续动力,来达到自我教育转化的终极目标,这是符合教育学的知情意行规律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在倾注爱心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教育转化后进生、使之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