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进课堂引争议:专家称不能取代面授
不用再背沉重的书包,学生只需拿一个“电子书包”就可以去上学,教师可通过电脑批改学生上传的作业;在教室或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用iPad“移动学习”;离开校园,也可拿手机温习功课……这样充满科幻气息的场景并不是发生在未来,在本市及国内部分学校都已经成为现实。随着网络、手机、手持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数字化将成未来校园新方向。
发展 现状
电子书包
多省试点互动教学
去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将在中小学普及电子书包。两个月后,上海市教委宣布在全国率先推广电子书包。随后,上海市虹口区的十几所学校率先引进了电子书包,沉重的教辅书本被轻便的电子书包替代。
“电子书包”就是将学生书包里的教材、作业本、课内外读物、字典等全部数字化后,整合在一个轻便的移动终端中。学生上课时,不用再携带教材和教辅资料,只要拿上一台轻薄的专用阅读器——“电子书包”即可。
除上海外,广东、福建、陕西、扬州、宁波等地今年也开始在中小学中试点使用电子书包。
柳斌杰曾表示,我国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2亿,电子书包市场总值超过千亿元。尽管潜力巨大,但推广开来却要慎之又慎。他强调,数字教育和电子书包的软件设计必须符合青少年思维方式的训练等要求,要满足身体安全、保护视力等要求。
平板电脑
iPad变身流动黑板
今年9月,朝阳区白家庄小学启动了iPad教学实验。学校为4个校区都配备了一个班的iPad设备,在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中尝试使用iPad教学,各个校区的每个班级平均每周可以上一节iPad教学实验课。
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张国徽介绍,数学课上,通过课堂内的WIFI网络,老师可根据需要随时调出任何一名学生使用iPad对某个问题的回答,并传送到课堂的投影大屏幕上演示;美术课上,学生们可使用iPad的各类绘画应用软件,与老师一起欣赏各国名画,使用iPad里的画笔进行绘画,还可以利用iPad进行摄影摄像教学;英语课上,学生们可利用iPad朗读英文童话,还能随时将自己的读音录下来,随时纠正……为了规避iPad的娱乐性“风险”,学校实行统一发放回收,而且只限课堂上使用。张国徽表示,通过试验,iPad变成了一块流动的黑板。
网络教学
提供网络课件“再现课堂”
除了使用电子书包外,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还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课件。
在西城区近日举办的“教育科研周”活动中,黄城根小学展示了数字化校园的探索。该校的部分班级也启动通过上网本和iPad平板电脑等终端进行教学的实验。在引入平板电脑的课堂上,教师给出的问题或试题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触屏答题,每个学生的答题结果和时间都能实时显示出来,教师可第一时间了解每个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这种课堂互动的效果是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
不光在小学的课堂上,在职业教育领域,电子产品的功能也逐渐得到充分发挥。今年10月,中华会计网校在业内率先开通会计职称网络辅导课程。在对学员“课后学习”和“移动学习”等需求展开广泛调查后,正式推出了类似“电子黑板”的高清视频课件。中华会计网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清教学视频课件系统是他们今年新引进的,包括高清视频教学演示屏、全高清录制及后期制作设备,其中高清视频教学演示屏看似传统的黑板,可以同步显示课程讲义。
手机学习
智能手机学习移动课程
除了提供网络课件,让学生可在课后“再现课堂”之外,使用智能手机学习的“移动课堂”也备受关注。在手机“最受欢迎的应用”排行榜上,教育紧随“游戏”和“读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利用零碎的闲暇时间进行学习。
然而目前可使用手机进行学习的内容却不多,大学公开课、英语学习类的课程大多比较分散,针对职业资格认证的系统课程几乎没有。为了解决已经工作的“学生”考证问题,中华会计网校在其明年的中级会计职称课程上首次推出了针对安卓系统的手机看课功能,成为北京首家推出职业教育手机课程的专业教育机构,实现了手机看课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用户只要下载中华会计网校手机看课软件,用注册的学员代码登录网站,便可以随时在线观看相应的课程。手机看课提供“视频+讲义”及“音频+讲义”两种模式,听课时可随时切换音视频及讲义文字。只要有免费的网络,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已下载的课件,不用再担心信号不好或流量费太高的问题,完全把用户从空间、时间的束缚中释放出来,极大地利用了零散时间。
发展 趋势
使用人群 趋于低龄化
在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已不再成为成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接触电子产品,且使用者的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
在本报联合新浪教育进行的少年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调查中发现,在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1—5”开始接触电子产品的人数比例,与“6—10岁”开始使用电子产品的人数比例大致相当。而在拥有的电子产品中以电脑最多,其次为手机、数码相机、学习机等。在购买这些产品目的中,约有50%的人选择为了学习。
同时,在英孚教育近日公布的父母对儿童使用iPad行为调查中显示,有44.5%的家长选择用iPad下载儿童教育类APP,名列榜首,远高于iPod/iPhone(30.7%)以及安卓手机(14.0%)。家长最常用的儿童教育类APP为儿童读物、故事、儿歌、童谣类APP,占64%,其次为儿童认知百科类(59.3%)。儿童字母、词汇、语言类APP占45.1%,在3-6岁的儿童中,使用这类APP的比例占40.1%,7-10岁儿童中这一比例升至48.5%。随着年龄的增加,家长让学龄儿童使用语言类APP的比例明显增长。
各方反馈
电子书包家长“不放心”
在中小学论坛上,关于电子产品利弊的争论很多,许多家长表示对电子产品“不放心”。他们认为,学生长时间运用电子书包比如iPad进行学习,会不会对iPad产生依赖症?
他们还担心,目前正在进行电子书包试点的学生会不会变成“机器人”,只愿意和机器交流,而不愿意和身边的同伴、家长、老师多交流。电子书包的应用,会不会让学生的书写能力退化?线性的互动方式会不会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减弱?
三里河小学二年级学生萱萱的妈妈李女士说,除了iPad、笔记本之外,智能手机、点读笔都是萱萱学习和生活的必须。“我就担心她使用这些把眼睛弄坏了,或者沉迷游戏不爱与人交流”,李女士说。
为了监督萱萱,每天李女士一下班就会陪萱萱一起学习,并且俩人还约法三章:使用iPad或者电脑上网每次不能超过30分钟。如果超过,第二天就不能再用电脑。为了避免萱萱接触过多的游戏,李女士家的iPad中只有一些教育相关的APP组件和简单的免费益智游戏,“如果是付费的APP,必须与学习或者她的兴趣相关”。
试点调查三方共赢
为了调研试点效果,作为最早进行电子书包试点的学校之一,日前上海市丽英小学就“电子书包”项目的开展情况在试点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电子书包的满意度都非常高。
家长:全部支持“电子书包”
在对113位家长进行的调查中得出,100%的家长对“电子书包”项目试点表示“完全支持”和“支持”;71.7%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兴趣和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76.2%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课业负担和过去差不多乃至减轻;83.2%的家长表示孩子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电子作业;88.5%的家长认为很少有负面影响;100%的家长对试验班教师的工作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
学生:九成学生称能更好学习
在对114名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得出,94.7%的学生表示有了电脑可以更好地学习;53.5%的学生表示有了小电脑对学习更有兴趣了、43.0%的学生表示有了小电脑对学习电脑知识的兴趣增加了;52.6%的学生表示有了小电脑学习成绩提高了、39.5%的学生表示有了小电脑学习成绩没有变化;49.1%的学生表示有了小电脑做作业的时间和过去差不多、40.4%的学生表示有了小电脑做作业的时间比过去少了;83.3%的学生表示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电脑作业。
教师:认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在对34位教师的调查中,94.0%的教师认为电子书包不是单指某个硬件设备,而是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系统;84.9%的教师觉得电子书包项目很有意义,愿意参与并关注;91.2%的教师认为电子书包项目对改变教与学的作用会随着实验的深入越来越明显;85.3%的教师认为使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工作量与教学效果会同步增长。
在针对参与项目试验教师的调查中得出,68.8%的教师认为电子书包项目的试点完全是可行的;100%的教师认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发生变化和提高。
专家分析
无须过分担忧其负面影响
外研社电子出版分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电子书包的讨论很多,对其可能会造成学生视力下降以及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降的负面影响是许多家长顾虑的焦点。对此,该负责人并不认同。她表示,指责电子书包具有这些消极影响没有证据,这只存在于理论假设中。她解释称,电子书包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纸质课本也存在,不用过分担心。
该负责人称,国内的电子书包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从设备终端到内容生产,再到推广试用,是个很长期的过程,包括设备终端、内容输出以及师资配备都还需要加强,尤其是师资。老师在讲好课的同时,还要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电子书包”的作用,对老师的精力和体力都是双重考验。
专家建议
电子产品不能取代面授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学习?EF英孚教育青少儿学校教务总监韩安德表示,以平板电脑为例,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电子产品时,首先应根据孩子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在选择下载应用软件时,不要下载过多的内容,而是选择几个进行深入学习。在使用时,建议让孩子自己选择,给孩子独立的学习时间,根据孩子级别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遵循语言学习的不同阶段循序渐进。
韩安德表示,无论使用何种电子产品都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完全取代家长对孩子的面授辅导。建议家长首先与孩子达成学习共识,例如使用iPad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控制电子游戏的使用等。对3—5岁左右的儿童,每天使用iPad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此外,对于孩子感兴趣的APP,家长可以考虑付费下载。根据赛迪顾问《2011中国平板电脑应用需求白皮书》,中国平板电脑用户每月付费下载APP的金额不足10元。
他山之石
美国:早在2003年,微软就把电子书包列入重点发展项目。2010年6月,美国加州州长阿诺·施瓦辛格提出,计划分阶段让州立的各级学校舍弃传统纸质课本,转而让学生使用电子书包。
欧洲:在欧洲,法国是最早推行电子书包的国家。2000年,法国就有学校使用电子书包上课。这款电子书包是由法国出版公司Havas生产的,内容当时已经包括历史与生命科学教科书。采用高科技生产的法国电子书包不仅包括笔记本电脑,还包括学习生活所能用到的基本电子装置,由触控笔取代键盘来操作。
韩国:从2011年开始,除了向所有小学和初高中学生发放纸质的语文、英语、数学教科书之外,还将同时发放光盘形式的电子教科书。韩国教育科技部宣布,将投入20亿美元发展数字化教科书,预计2015年逐步取代纸质课本。
新加坡:1999年,新加坡政府在本国德明中学内试行了163个电子书包。今年,新加坡教育部、国家计算机局和两家科技公司又合作开发了一款电子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