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三点体会

       “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最富有哲理的称谓。拥有教师和一班之主双重身份的班主任更是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一个班集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全国劳模、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此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把师爱融入到班集体,让教育搭借无微不至的爱的快车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那么,我该如何表达我的爱,如何让学生接受我的爱,如何让他们在我的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呢?

一、奉献师爱,尊重学生

        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话我很认同,只有我们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无私的爱,他才会做到把你当做他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他才会真正的把你当作良师益友,去聆听你的教诲,坚定不移的跟着你教育的步伐一直走下去。初中学生的生理阶段正处于叛逆期,同时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性格塑造期,他们希望得到爱的同时,更有一种强烈的自尊心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尊重。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为此,我们也应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女学生。因为以往的种种缺点,儿时活泼可爱的她现在却过于自卑,上课期间她很少抬头,课间也总是沉默寡言,因此内心深处是孤独、寂寞和无助的。经过咨询她以前的班主任,我了解了她的情况,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最近几年一直由奶奶照顾,年迈的奶奶除了照顾其生活起居外,其他的都是一片空白。我认为这个女生就是典型的缺少父爱母爱,缺少心灵沟通的个体,而这种案例也并非个案,它日渐成为影响班级精神风貌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就给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沟通,给予关爱,尊重学生,重拾信心。我决定用我的爱去感化她,去抚慰她受伤的心田。也希望通过一些个案问题的解决,探索出一条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教育之路。考虑到她人缘关系极差,我将她的座位安排到一些性格开朗的女学生中间,并且私下交代她们要多多关心照顾这个女生,希望由此慢慢让她走出自己那小小的个人世界。在班上通过班会活动等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互相包容的氛围,坚决杜绝出现恃强凛弱的现象的发生,也让大家感受到我对这名女同学的重视,从而慢慢转变思想不再欺负她,直到接受她。在学习上,我给她找成绩好的搭档,我密切关注她的学习,当我感觉到她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的时候,我就在课堂上第一次提问她,虽然当时班里的一些学生轻轻地发出了唏嘘的声音,但她流利地回答证明了自己,同时也培养了自信心,赢得了大家对她的尊重。我想,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在生活上,沉默寡言的她基本上从不流露自己的感情,遇到事情也总是低头不语。为此我尽量耐心地开导她,主动与她分享我的感受,交流我的想法,久而久之我们的话题就多了起来。有次,她受了委屈竟然在我的面前哭了起来,我们深入交谈了很多,自此之后,我能明显感觉到她的变化,班级活动,开始出现她积极的身影,爽朗的笑声里开始出现她的音调。虽然现在,她依旧比较孤僻,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她会被我的爱感化,会重拾笑脸,获得友谊,赢得尊重。

二、了解学生,帮助学生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过渡期”,与童年时代相比,此时的他们,独立意识更强,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对事物都有自己认知,并且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的认识又往往是错误的,甚至是偏激的,故而也很难得到别人尤其是家长的认同,久而久之也就产生了代沟。这就是所谓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它也往往导致父母长辈与子女间的隔阂更加难以弥补,也是家长们反映最多最为头疼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遇到难以教化,固执顽劣的学生,找出问题学生的问题所在,了解学生的心理,不但要从行为上管制他们,更要从心理上疏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在一个班级里面,有几个典型学生是在所难免的,虽然他们经常违反班级纪律,带头闹事,一味的说教对他们是完全不起作用的,但有时也正是这些典型学生给班级带来不少的活力,是班级不可或缺的活宝。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学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用耐心和爱心去感召他们,坚决抛弃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唯一标准的做法。利用他们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优势,发掘他们的潜能,在他们获得认同感的同时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引导他们向着有利于自身成长有利于班级建设的方向发张。

        我班就有这样一个男学生,课堂上纪律散漫,经常影响到其他的同学,还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劳动。课下,他不是去招惹这个,就是去招惹那个,开玩笑还没有分寸,经常惹得其他同学找我哭诉。但有时当课堂氛围低沉时,他的活跃曾一度帮助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劲头,有时候的文娱活动在他的参与下就能搞得有声有色。这样的学生不能一味的打压,而骄纵也是万万不行的,我决定从心理入手去引导他。经过调查,我才知道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他跟着父亲生活,而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留他一人在学校寄宿,他便为所欲为,批评、教育对他毫无作用,为此我甚为苦恼。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扑捉到了这个男孩身上的闪光点,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我感觉到,我对他的肯定和赞赏使他有种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我多鼓励他,表扬他,少批评他,平时给他多点关注,找机会跟他聊天,用真正的师爱去填补他缺乏母爱的心灵,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在他贫瘠的心灵土地上播下爱的种子。渐渐地他上课好动、不听话的现象改了,跟同学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有时候还会主动打扫班级卫生,课堂上有时候还会听到他奇思妙想的回答,他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个学生,让我坚信,只要能了解自己的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必会使其爆发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优点。

三、关怀备至,师生互动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这种凝聚力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谁能凭借个人威信震慑出来的,他需要师生的互动,需要班级的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营造出来的,而这种凝聚力的核心便是“爱”。关心爱护,架起了我与学生沟通的心灵桥梁;互相关爱,营造了班级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我一直努力打造一个团结民主、积极进取的充满爱的班集体。初中生是一个非常感性而又极易冲动的群体,他们之间发生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能够让大家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用爱心去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平时用细心体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因势利导,适时调控,使他们在团结、和谐的班级环境中健康发展。

      “阿伦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的增加,批评不断的减少。面对有过错的学生,我们应当了解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我们劈头盖脸的指责,更不是强迫他们道歉写检讨,而是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有时尚非易事,更何况一个稚嫩的中学生呢。但我相信,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伤害到了别人,而是一时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罢了,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冷静下来,学着自己思考,自我改进。有次班上一名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打架,遇到这种事情,我先安慰哭泣的女学生,稳定她的情绪。待我大致了解了情况后,让她回到教室继续学习。等到中午我把这两名同学都叫到办公室,听他们各自讲述,少了当时的冲动,他们竟然没有再指责对方,而是主动寻找自身原因。我想这就是一种回归本性的姿态,人们本性是和睦的,只是隔着迷障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只要退后一步,扯去迷障,就不会再撞第二次!

       除了在生活中给学生以关心、照顾,在学习中给予帮助,我还常常参与到班级集体活动中,带动同学们人人参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如家的气氛。我以身作则,给学生形成正直、善良的形象,树立威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早操我会紧跟在学生队伍的后面,因为我的参与,我们班调皮的男孩子也会有秩序的跑步,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让他们感受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震撼。大扫除时,我会陪着大家一块劳动,我的身体力行,不但给学生学有榜样,还培养了他们自觉参与的意识。为此一些不爱劳动的学生,看到我手拿扫帚时,会上前说,老师我来吧。创办学习园地时,除了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布置外,我还会拿出我自己的作品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久而久之,这种默契就转变了成班级的凝聚力。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色彩是鲜亮的。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要在爱的教育下,让学生能够在平淡的学习中学出韵味来,在平常的日子里活出精彩来。海有风浪,路有荆棘,爱的教育教给他们乘风破浪的本领,带给他们披荆斩棘的铁甲战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