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对师生教学内容方式影响的文献综述

    论文关键词: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问题及启示 
    论文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进入深化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高中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国内外诸多文献,从新课改实施中对教学内容方式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加深对新课改科学和客观的认识。  
  2001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启动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2001年,全国29个省、直辖市的38个区(县)成为第一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新课程实验。2002年9月,省级实验区开始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秋季启动。教育部确定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10年9月,普通高中新课程全面推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从教学内容上看,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各国关注的热点。  
  张廷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一文中谈到: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和我国课程一样,都注重双基教学。我们 “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余文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中强调:知识、技能目标是三维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是形成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王策三在《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中认为:广大教师应当明确坚持以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全面发展的目标,注意到尽可能处理好“双基”教学与培养良好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关系。  
  从学习方式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欧、北美和其他一些地区掀起了教育现代化的热潮,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突显自主、合作、探究,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国内,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转变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主要成果集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研究意义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课程改革。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  
  三、问题及启示  
  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打破传统教学旧有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反映教材的内容多、难、跳跃性大,不如以前教材那样系统,缺少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辅助资料。  
  2、选修内容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教师感到工作量太大。许多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新课程,而是盲从,被课改的气氛所左右,使得合作学习形式化、探究学习泛化、表扬模式化。  
  3、“新课标”“全面否定过去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已引起教学上的混乱” (中科院院士姜伯驹提交的提案)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计和操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现象,导致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余文森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  
  5、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课程指导乏力和教学混乱的状况与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有某些相似之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泛化加剧了学生学习的盲目与茫然。(张民选在《来自<美国学科能力表现标准>的观照》)  
  6、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具体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合作学习,并不是桌子简单拼凑;自主学习并不是一切都迁就学生;用好教材,而不是“孤立”文本;探究性学习不能泛滥,接受学习并非过时;落实“三维目标,并非是淡化”双基。(孙钰柱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艰巨的工作,需努力不仅要做到学习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保障到位和措施到位;还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校为本、科研引领、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和扎实推进的原则,控制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以辩证的思想去认识和处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