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培训低龄化严重:已与学校教育“接轨”
回音壁
怎样扭转课外培训低龄化?
本版2011年12月14日刊登了《上不完的辅导班,剪不断的利益链:谁是幕后推手?——一位家长的诉说》一文,“课外培训班”现象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致电编辑部表示感同身受。今天刊登一位家长的来稿,以期引起各方对课外培训低龄化问题的深度关注。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在繁华路段或幼儿园、学校附近稍作停留,各种培训广告就会蜂拥而至,什么“一对一”、“提分快”、“幼小衔接”,英语、奥数、作文等各种类别,令人目不暇接,势头早已压过卖房广告。
无论是寒暑假,还是节假日甚至平日课后,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奔波于社会上各类辅导班之间——这已成为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一道风景。
光明日报2011年12月14日大视野版刊登了一位职业为大学教师的家长来信,诉说陪伴孩子“小升初”的两年中,奔波于辅导班之间的茫然、无奈。正如编者按所说,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之外,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搅得人们“心神不宁”,被迫“随波逐流”。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前不久在一个教育论坛上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近些年来,青少年教育方面一个十分时髦的说法。起跑线在什么地方?是中学、小学、还是幼儿园?谁也说不清楚。但总的趋势是愈来愈往前提,甚至认为在娘胎里就是起跑线。”近年来,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驱使下,不少幼儿园中班、小班的孩子“被”家长安排加入各种名目的培训,从数学到拼音、识字,从画画、唱歌到英语、手工,内容之多、之细,令人咋舌;加上各种“亲子班”乃至“准妈妈”培训——说“起跑线”向着娘胎方向移动,一点也不危言耸听。
最近发布的2011年《中国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显示,被调查家庭每月用于教育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44%。学前教育阶段消费成为除大学教育消费以外最大的支出项;小学生成为参加培训班最主要的人员,超过8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参加培训班。
课外培训之所以火爆,除了那位“大学教师家长”揭示的“利益链”外,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课外培训已与学校教育“接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甚至中学招生的“需求”。
一方面,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通过减少作业量等办法减轻学生负担成为普遍做法。可是,各门功课的难度并没有相应降低,特别是在 “小升初”中上好学校,争夺优势资源的竞争愈演愈烈。只学学校教的东西,根本解不了渴,更不可能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这是许多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识,难怪有的教师也向学生推荐培训班。各种课外培训正是抓住这个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的机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光北京“有名有姓”的大小机构就有几十家。
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取消“小升初”考试后,升学途径五花八门,乱象丛生。例如,有的城市采取“电脑派位”办法决定小学生升入哪所中学,可“电脑”还是要“人脑”来操控,其公正性颇遭置疑。一些重点中学要招到成绩好的孩子,凭什么标准?于是,一些“杯赛”成绩和等级证书就成了升学的“硬通货”,各种“坑班”就成为选拔孩子的重要渠道。所以,尽管一些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再明令取消各种“杯”和升学挂钩,不让办“坑班”,可“杯”们总是翻新花样,“坑班”们也总能被市场看好,依然令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与其将来托关系、找门路、出赞助,倒不如拿上几个证书、多占几个“坑”来得保险和经济——这就是家长既“不情愿”又“不得不”的无奈。
毋庸置疑,取消“小升初”考试以减轻学生压力和负担,其初衷是好的。负担是否真正减下来姑且不论,课外培训负担早就报复性地压在学生和家长身上,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小学生睡眠不足,失去了课外基本体育锻炼和正常玩的时间,体质下降,家长也必须付出不菲的费用和大量时间、精力陪着孩子,被弄得身心疲惫、苦不堪言。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政策设计是好的,但如果脱离实际,好的愿望未必产生好的结果。“小升初”政策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左右着小学教育甚至幼儿园教育。
政策具有一定惯性,一旦出台,在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所以,任何一项教育政策的制订和实施,都必须慎之又慎,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做到最大限度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将来不断地“矫枉过正”,来回“画龙”。
目前小学教学内容偏难——这是教师、家长以及教育专家的一致看法。通过一定方式(如加大题量、难度、强度)把超常儿童选拔出来,培养成为某一方面的杰出人才,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用来培养超常儿童的办法全用在普通孩子身上,片面追求“高”、“难”,就会导致“小马拉大车”,使多数普通孩子的心智难以承受,甚至造成厌学的后果。我国的义务教育应该属于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标准的制订,要以普通孩子为依据。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关系到方方面面。教育正在成为一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盯上它。如果一个家庭四成以上的消费支出都用在教育消费特别是孩子教育培训上,哪里还有闲钱去“扩大内需”?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受不起高价培训还没有到“起跑线”就被淘汰了。这也有失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