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指责体罚学生,教师大倒苦水
到了午饭时间,小孩仍在喧哗,老师一怒之下令孩子自己罚打嘴巴。有家长就此上网发帖质疑老师的教育方式。昨日上午,事发的高明区某幼儿园表示,目前已经严肃处理此事,给予涉事老师严重警告、留园观察3个月的处分,并让其向学生道歉。
事实上,老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屡见不鲜: 三水乐平镇某小学一女老师体罚考试作弊学生,要求学生对墙“磨嘴”直至出血;顺德一名小女生因为尿急上课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不仅不让其上厕所,还打了这名小女生一巴掌……有人认为,体罚学生反映了当前部分教师的师德或素质问题,应当严厉谴责。但是,在谴责部分教师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反思:体罚频繁出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现实原因和心理驱动?
●事件:老师一怒令孩子自打嘴巴
近日,网名叫“小果”的家长在高明一家网站论坛发帖称,当天傍晚5时,她去该幼儿园接小孩,从小孩口中得知,中午吃饭时,老师因无法让小朋友安静而让他们自打嘴巴。“小果”让小孩示范怎么打嘴巴,结果孩子很用力地打了起来,让她“看了很心疼”。
昨日上午,该幼儿园负责人称,事发后园方已经介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当天正值午饭期间,但部分小孩仍在玩耍、跑动和喧哗。涉事老师无法使大家安静下来吃饭,因此才会采取让小朋友打嘴巴的不当惩罚方式。目前,园方已给予涉事老师严重警告、留园观察3个月的处分,以后若有体罚学生的行为将直接开除。
老师压力大致使情绪失控?
不能体罚学生早已在整个社会成为定论,《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规定老师不能体罚学生。
对于这一点,受访的老师都认为体罚学生是不恰当的。可是一些老师坦言,现实中要完全禁止体罚学生很难做到,“如果说罚站、罚抄书也算体罚的话,那现在一些孩子都没法教了。”
高明区一所中学的负责人提出一个疑问,老师体罚学生时总会被舆论指责,但为什么要体罚学生呢?这问题好像无人过问,这对老师很不公平。“老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不可能随意地去打学生,除非是被逼到了理智的边缘。”
事发幼儿园的负责人说,其实在责令小孩自打嘴巴之前,涉事老师已通过好几种方法试图让喧哗玩耍的小孩安静下来吃饭,但仍有小部分学生不听话。“她的丈夫也下岗了,压力很大,也可能导致她情绪失控。”
一位在民办中学任教的杨老师更是坦言,目前中小学存在着极大的升学压力,“压力大的时候我也想过体罚学生。”他说,现在的老师要投身于课改,要提高升学率,终日劳碌。在提倡个性化的今天,老师管理学生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初中的学生,由于处于发育期,生理、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往往会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有的学生只靠口头教育是没有用的,但老师们连罚学生写作业都会有所顾忌,生怕被投诉成“变相体罚”。
根据记者了解的情况,目前高明区大多数学校实行竞聘上岗,为了保住赖以生存的“饭碗”,很多教师拼命地工作,自然对后进生恨铁不成钢,对违纪生心怀不满;同样,很多学校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聘任、评先直接挂钩。明城镇一位优秀的老师就描述,在压力下,自己长期患胃痛,却一直查不出病因。他对工作勤勤恳恳,连睡觉做梦都是在跟学生谈话。他对自己严苛,对学生也如此。
“如此一来,教师产生了急躁、焦虑情绪,就有可能出现挖苦、讽刺学生的现象,更易使用粗暴的教育方式。”高明区教育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说。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学校都因为种种原因,却忽视了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学校负责人都表示,他们对于教师心理情况的了解仅限于非工作性了解,而并非形成了广泛调研的制度。“我们在开例会的时候,会跟老师提一下舒缓压力的事情。”高明一所公办中学的校长告诉记者。
“紧箍咒”下调皮学生怎么管?
在“不允许体罚学生”的紧箍咒下,很多老师面对调皮学生束手无策。现在老师们最头痛的事,就是如何管教调皮学生。
一些老师表示,现在的家长太袒护、溺爱孩子,“有的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一听说孩子受委屈了就兴师问罪,根本不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错。”学生受不得一点委屈,只能是做老师的受委屈。
“学生在学校发生一点小事情,我们都怕得要死。”高明区泽英小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不如以前的学生,家长又特别护着,老师管教学生如履薄冰,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很难。
高明区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现在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是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观察、考虑和分析相关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样一来,因体罚学生而受到处理的教师自然是羞愤难当,很少有人还能保持以往的工作热情,导致教师对学生放纵不管,实际上,这种不良的发展和放纵才真正是对学生的伤害,而且是一种长久的伤害。
对于这一点,家住荷城河江片区的康女士表示认同,“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你讲道理他就是不听,而打他一下他立马就乖了。”康女士说,老师对孩子进行适度体罚是可以理解的,就怕老师不管孩子,对其放任自流。孩子正处于成长期,一些坏毛病通过适度体罚能加以改正。
退休教师叶先生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惩罚、批评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现在的小孩个个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家人从不逆他们的意,所以小孩的抗压能力很差,“家长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孩以后到了社会,将很难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压力。”
今年35岁、有多年教育经验的张老师认为,惩罚教育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奖励教育一样,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是不可缺失的,只不过这种惩罚教育应该有个度,而这个“度”是一名合格老师应该把握的。“像体罚孩子、用言语摧残孩子的尊严,这是肯定不对的。”
●专家观点:正当的惩戒不算体罚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教师正当使用的、恰如其分的惩戒不属于对学生的体罚,不提倡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的做法。批评和表扬同样重要,一味不负责任地表扬会让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瑕疵。事实上,教育部在2008年就曾发布“教师正当惩戒不属于体罚”的观点。
深圳大学心理学博士陈玉明表示,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社会的舆论、家长的关注、分数的排名、末位的淘汰,让教师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就往往会以暴力的方式发泄出来。因此,学校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针对在职教师进行调查,及时掌握教师的心理动向,及时减压,把心理压力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各类师范院校也应在教师人才输出过程中,提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供善于解决师生矛盾的教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