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推动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

近年来,山东省着力推动各中小学校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统筹管理本地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把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管理和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切实做好对学校的考核评估。

  为此,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办法》,对家长委员会的设置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以志愿参与为核心的家长“义工”制度;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完善包括班级、年级和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在内的组织结构;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家长委员会常态驻校制度,丰富和创新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创新家长教育形式和不同学段家长委员会工作形式。各地涌现出很多鲜活的案例,颇具代表性的是济南市舜耕小学和青岛市四方区的实践探索。

  一、济南市舜耕小学: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者

  舜耕小学是济南市的一所普通小学,学校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契机,以建立健全家长为主体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舜友联合会(即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舜友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家校融合、共同育人”的家校合作新路子。主要做法如下:

  ——建立健全组织制度。“舜友会”与学校共同研究制定《济南市舜耕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成立“舜友会”办公室,完善组织机构,实行家长代表大会和例会制度。

  ——将家长资源全面融入学校工作。一是家长成为学校“客座教师”。“舜友会”组织有专业背景的家长担任学校“客座教师”,给学生讲授各种知识技能,开展环保、安全、法制教育等。其中以“琴棋书画茶食歌陶艺舞”为代表的校级选修课,成为学校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二是家长成为学校兼职管理人员。“舜友会”经常组织开展摄影比赛、“汉藏一家亲”、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拓展基地、游学北京等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三是“家长护卫队”成为校园安全的重要屏障。“舜友会”组建了一支以家长为主要力量的执勤队伍--“爸爸护卫队”,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家长天天到学校门口护送学生上下学。

  ——依托“舜友会”提高家长教育素养。一是开展入校教育。组建“新生宣讲团”,对新生家长就“如何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进行专题培训。二是普及教育常识。邀请专家向家长介绍教育规律,讲解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校长走上讲坛阐释学校办学理念;优秀毕业生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与心得;学校创办《舜韵报》向家长宣传教育理念。三是成立“爸爸俱乐部”。过去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学校与“舜友会”共同组织成立“爸爸俱乐部”,组织各类亲子活动,推动父亲回归教育角色,增进父子、父女的感情。

  ——强化“舜友会”对学校监督评价。一是建立家长监督学校工作机制。“舜友会”定期收集家长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学校均积极采纳。二是建立家长协调学校工作机制。家委会常委会定期召开班级负责人会议,总结交流各班经验,汇集每月一期的《家校对对碰》中家长的意见,会同学校一起解决问题。三是建立家长评价学校工作机制。每学期家长对教师师德、业务能力、家校沟通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分值占教师考核总权重的30%。

  二、青岛四方区:以“五项制度”保障家长的“六项权利”

  青岛市四方区大力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建立家长委员会“三级”组织网络。各校成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组织,并确保每个班级都有一位家长代表参与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形成网状的家校互动教育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家长委员会会议制度》、《家长委员会议事制度》、《家长委员会监督、检查、反馈制度》、《家长委员会提案制度》等。各校制定学校家长委员会章程,全面执行家长例会学习制度、与家长的日常联系制度、家长驻校办公制度、家长义工制度、评议监督制度等“五项制度”,充分发挥家长的参与作用、促进作用、桥梁作用、助学作用和评估作用。

  ——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工作制度。重点保证家长下列权利:一是知情权、参与权。学期初,各学校向家委会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学期中,落实驻校办公制度,实施“六个一”工作任务,即家委会成员在驻校办公期间,至少听一节随堂课,至少与一位老师和学生做一次沟通,至少巡视一次校园,至少与校长就驻校办公感受进行一次交流,至少提一个改进建议。二是决策权、监督权。邀请家长参与制定学校工作规划、决策等。如四方小学实施“全面开放计划”,全校家长持预约卡可随时到校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情况,与学校、老师零距离沟通;部分学校实行了家长督学制度,让更多家长了解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三是管理权、评议权。各校家委会每年参与上级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考核评价和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价,家长的意见建议能更加有效地反馈到学校、班主任和教师,促进了家校互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