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生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寿光市侯镇三中
近年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教育偏重仍然看重学生分数,并且偏重学生的个性张扬与发展而忽视学生规范的生活教育,导致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常规训练不到位,不规范,课堂表现活儿无序,课间活动无拘无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部分学生不会积极思考,不会分析与变通,当然更谈不上发明与创新。鉴于此,从人文角度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生活教育势在必行,且有着深远意义。
生活教育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到中学生,我们从日常生活教育、道德生活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劳动生活教育等六个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日常生活教育
1.教育目标
(1)规范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行为习惯。
(2)养成整齐清洁的生活习惯,追求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
(3)以严谨谦恭、诚挚和平、实事求是、俭约清廉,作为待人、处世、接物的基本品德。
2.实施要点
(1)实施日常生活教育,以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圣贤格言、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其诚实正直仁爱的人生观,涵养其性情,锻炼其体魄。
(2)实施日常生活教育,了解公民基本知识,民族文化渊源,学习待人处事之原则,做好人生职业规划,认识责任与义务,并能实践诚实守信的准则。
(3)实施日常生活教育,加强个人生活修养,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做一个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好公民。
(二)健康生活教育
1.教育目标
(1)注重体格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保持精神旺盛饱满。
(3)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了解生理及心理保健方法,并训练身心的适应能力。
2.实施要点
(1)实施健康的生活教育,注意个人及公共健康习惯的养成,注重健康观念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健康知识与简易技能的传授。
(2)实施健康的生活教育,以个人卫生、食物与营养、身体功能、心理卫生、疾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及公共卫生为主要项目,开展健康的实验、示范、表演及参观等活动。
(3)实施健康生活教育,由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及有关教师共同配合完成。
(4)学校健康的生活教育,要注意教室、宿舍、卫生间等室的采光与通风,桌椅的高低与式样,以及运动场地及设备,必须合乎健康卫生要求。对于学生心理与身体的发展,应有个别记录,对于特殊学生,应作个案研究,作为指导教育的依据。
(三)道德生活教育
1.教育目标
(1)培养诚实、爱心、良心、责任、自信、习惯,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2)培育精神世界,做一个有礼仪、有信仰、有追求,心态和谐、生活方式健康、人文素养较高的文明人。
(3)培养具有世界普适价值的现代人,做到尊重人的基本权力,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合理消费的资源道德观和多元文化价值观。
2.实施要点
(1)利用生活事件(日常与突发)实现教育的目的。要充分挖掘生活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从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文明人。
(2)在学科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从人的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并进行教学创意,科学融合三维教学目标,“为孩子们的知识打下根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精神,生长为意志,陶冶为人格”,使道德教育由传统的“渗透”走向“生成”,让学生的发展“由知道走向知识”转变为“由道德走向智慧”。
(3)优化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根据各个年龄段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生成性、实效性的系列化集体或个人活动,并让学生全员参与,特别注意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设计量身定做的活动,寓个体自我教育于集体活动中,进一步建设开发研究活动道德教育课程。
(4)改革学生道德教育评价,实施以质性评价为主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制定以自我反思为主的个性化评价方案策略,探讨各种质性评价方法与学生道德素养发展的内在关系,探寻适合全校学生、全班学生、一类学生、一个学生的质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学习生活教育
1.教育目标
(1)学习应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灵活的思想,正确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2)培养学生自发的思考力与正确的判断力,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养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习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4)注重创造发明,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实施要点
(1)实施学习生活教育,通过开展各种竞赛及手抄报、演讲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尽量利用各种媒体的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实施学习生活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组建各种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如读书报告会、主题演讲会等。
(3)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应注重个别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在自主学习中,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五)公民生活教育
1.教育目标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增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行,使他们成为有理性、负责任的公民。
2.实施要点
(1)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2)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提高课程的育人效果。
(3)学校要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干部的培养等常规教育和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体验中学习一种技能、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深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生活德育为主要内容,以实践德育为基本途径,以体验德育为核心,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人格素养得到提升。
(六)劳动生活教育
1.教育目标
锻炼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明确劳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实施要点
(1)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3)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交等“关键能力”。
(4)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动”教育的体系。
为保障实验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领导
一是成立课程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全面组织调控课程的开展情况。
二是实行“课程骨干教师引领制度”。精选生活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课题骨干小组,先期参与课程研究的准备工作,实施过程中,负责汇总课程研究中的困惑及经验,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三是实行“课程工作教师竞争上岗制度”。通过“自主报名—— 写申请书—— 领导小组审查”的程序竞争上岗。
2、健全制度
学校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课程实施制度》、《课程案例撰写制度》等一系列课程实施工作制度,并将教师的课程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
3、重视培训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为了课程更好的开展,我们特别重视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经验聚焦两大方面。
经过一年多的组织与具体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普遍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了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造就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以后的精彩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