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点线面体”设计与执行方略

潍坊市中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

                       

成果名称:导学案“点线面体”设计与执行方略

一、方略提出的背景

在学案编写与使用的历史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改伊始,教案和学案混用,似是而非;明确学案后,注重知识体系而轻视思想体系以及情感目标,有“教书”无“育人”,设计中重视知识点而忽视引导转变学习方式的要点如合作点、探究点、育人点、生成点等;学科知识点设计到位而引导转变学习方式的要点考虑不到或不周全,课堂使用时出现了盲目合作、胡乱探究的弊端;随着学案的深入推行,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指导,不能以学定教,有形无神,学案的导学性不够,而且学案使用中机械照搬,不能因人而异,缺乏个性化和生成性,有效性和增值性不够。总之,在学案设计与使用中不能正确处理的“点、线、面、体”四者之间的关系。为确保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轻负高质目标,我们开展了导学案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活动,创立并实施“导学案‘点线面体’设计与执行方略”。

二、方略的基本含义

点:学案设计与执行要坚持十二个要点。包含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整合点、重难点、自主点、合作点、探究点、测试点、生成点、创新点和反思点。第一至第三是对三维目标的分类设计。第四到第八是指教材解读与教学法归纳。第九到第十二是指学习评价与反思。

线:学案设计与执行要坚持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集体编写与个体改造相结合的路线,另一条主线是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指导作用相结合的路线,采取了“六导策略”即“导之以欲、导之以鱼、导之以渔、导之以育、导之以瑜、导之以余”。“欲”即欲望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鱼”即知识体系和核心(主干)知识;“渔”即学科学习策略和方法体系;“育”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瑜”即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优缺点进行及时性、即时性的反思与评价;“余”即对课堂教学的疑问点以及生成点进行拓展延伸并发扬光大。

面:学案设计与执行要坚持“四个面向”。包括面向“志”即学科育人;面向“知”即学科知识体系;面向“智”即学科思想或学习智慧,提出了“带着思想上课”的要求;面向“制”即课堂体制和机制,指师生“共有、共享、共治和共和”的体制和机制,有效地处理了主体与指导的关系。

体:学案设计与执行要坚持“立体化”。即学案编写与使用要实现“点线面体”的整体性和立体化。共有六个维度:学科三维目标一体化;学科知识与学科思想设计一体化;学科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一体化;静态与动态教学资源一体化;纸质学案与电子学案一体化;既定设计与即时设计一体化。

三、方略实施的具体措施与提升进程

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1、全市组织骨干教师集中编写学案,2009年至今九大学科共计编写2000多个。2、举行“现场限时学案设计大赛”,让教师做到“能写能说能用能创”学案。迄今举行了两届,参与教师2000多人。3、举行学科育人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发挥学案及课堂育人作用。共评出优秀案例100个。3、举行学习理论与高效学习研讨活动。4举行学习理论与设计考试,以考促学,考试人数530人。5、专家引领,进行专题培训。邀请中央教科所、山师大和潍坊教科院有关专家进行专题培训共三次,参与人次近万。6、开展“同课异构”、“异构同质”以及“一案多解”、“一课多省”等对比性课堂研究活动。7、举行课堂体制与机制研讨会,推进了课堂“四共”体制和机制。8、制定出台《中小学学科育人指导意见》。9、组织举行学科育人目标体系构建研讨会。10.组织编写《初中教材阅读与解读方法与案例》。

 导学案设计与执行的提升进程:行动研究历程由一个试验点校扩至一个实验教办再到全市集中编写推行。思想和政策引领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校提出了“十六字方针”(解放思想,减负增效,解放师生,删繁就简)以及过程性和定性管理评价办法;对教师教师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四可四不可”以及 “三要三不要” 的学案执行要求。“四可四不可”是指:四可可删减、可增加、可优化、可组合;四不可不可不用、不可照搬、不可不研、不可不管要对学生练习进行评议,要对学案进行创造性使用。对统一下发的学案进行修改、完善、更新,做到循环使用。学生建立存档夹、错题本,对学案进行留存和整理,解决了学生“学会”和“会学”的问题。三要三不要即要创作,不要照搬仿造;要创新,不要剽窃伪造;要创造,不要虚构编造。年度教学视导时提出了个性化学案的呈现要求,个性化学案既是静态的更是动态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学案,动态学案包含了课堂使用过程中的生成、创新和灵感。之所以同一既定学案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体对于课堂中动态生成以及灵感捕捉的认识高度和敏锐程度。可以是精品学案,可以是详细学案,也可以是简约学案,可以是教材里的学案,还可以无书面学案,即心案。

四、方略实施的主要成效

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和弱势教师的学案设计与使用能力显著提升并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支撑,学案真正是教材内容的集成块,真正是先进教育思想的物化载体,真正成为了课堂运行的芯片和导航仪,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说明书;学案的使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变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占主导地位,新的学习方式催生了教学的人文价值如自主意识、合作精神和自治能力等,学生自主编写了《初中生教材阅读方法汇编》、《初中生学习方法与经验交流》;教师价值观完善了,既关注成绩,更重视成人,学生品行养成教育效果显著;课堂教育体制与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基本实现了“四共”体制以及独学、对学、群学等自主合作的学习机制;学校的学案管理评价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真正实现了 “轻负高质”。教师中涌现出了25项个性化教学法,在《有效教研》杂志刊登。3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法获得潍坊市政府成果一等奖,《初中教材有效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潍坊市教育创新一等奖。

五、两点认识

1.无点不成线,无线不成面,无面不成体。此话经典地概括了点、线、面、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点是线的基础,线是面的基础,面是体的基础。唯如此,才能设计出高品质、高品位、高档次的学案。

2.学案的有效设计和有效执行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学案导学的有效和高效。吃透了学案的“形”与“神”,才能保证学案使用的有效性,有效设计与有机执行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高效能课堂。

六、存在的问题

1.正确认识模式化与个性化的问题

学案编写及课堂教学不惟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确立模式不等于每个学案设计或每堂课执行都一成不变的套用这个模式,模式只是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框架、环节、原则和步骤。

2.进一步研究点与面的策略

全市各学校学案导学、课堂改革已蔚然成风,台头一中、文家一中、古城初中、田柳二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案导学模式。如何进一步发挥典型引路和辐射作用,实现全市学案编写使用与课堂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力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