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后续志愿补救保底

       学生经历12年寒窗苦读和高考的考验,考取一所称心的大学和满意的专业,是学生和家长最大的心愿。在由生活报主办、哈尔滨新东方学校承办的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公益说明会上,哈市第九中学副校长王建在讲述了估分的参考因素、估分的程序和方法、估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等问题后,重点强调了高考志愿填报一般要遵循的十项原则。  

  王建:哈市第九中学副校长,省骨干教师,哈市学科带头人,省兼职教研员、主抓德育工作;曾任哈三中A班班主任,具有多年高考指导经验。2003年,所带学年包揽省文、理科状元,59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原则一与个人志向兴趣相结合

  志向和兴趣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才能合理地选择高考志愿。

  原则二:志愿同社会需求相结合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一学校或专业,要放开视野,把自己的志愿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避免脱离实际,才有利于发挥个人潜能。

  原则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要看自己身体条件是否受到限制、是否符合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享受政策性优惠等,综合考虑后再确定志愿,既不要盲目攀高,也不要高分低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原则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专业

  在选择专业志愿时,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难易和发展前景是很自然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看。因为现在选择的专业志愿,其就业和发展情况要等四年之后才能见分晓,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志愿时一定要着眼未来。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要认识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努力之后必有回报,不必太在意专业的冷热。

  原则五:冲高与稳妥兼顾  

  有些考生平时学习成绩不错,高考中也发挥正常,但一味追求稳妥,在选择志愿时过于保守,不敢报重点学校,失去了上更好大学的机会。其实,没有实力的盲目攀高固然不可取,但是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不敢去追求也不应该。明智的做法应该是,第一志愿将目标定在实力够得着的学校。

  原则六:院校与专业兼顾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应视情况而定。名牌、重点大学在办学水平、师资力量、文化氛围等方面胜于一般大学,而且学科门类众多、名师云集。即使学生就读的专业不是很理想,也可以通过跨学科选修课程丰富自己,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选择余地大、机会多。同时,学校的声望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就业角度看,多数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也是按照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原则进行的。所以,名牌大学、重点学府的名声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顺应社会需求选择专业有利于将来就业,并且强的高校有弱专业,弱的高校也有强专业。

  所以,到底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根据个人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对于有明确专业倾向的考生应以专业优先,填报志愿应侧重选择专业;对于没有明确专业倾向的考生应以学校优先,填报志愿时应侧重选择学校,兼顾专业。当然,在考生分数允许的情况下,要兼顾学校、地域和专业。

  原则七:充分考虑地域对学校的影响

  同等档次水平的学校由于所处省份等地域位置不同、经济情况不同,录取时分数相差甚远。

  一类地区一类院校当然为首选,但还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分数水平,进行理智选择。尤其在一类学校二类地区,还是二类学校一类地区的选择上,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准确判断。既不要以考取某个城市为目的,又要考虑到地域不同对考生今后的影响。比如:该校是否只占有地利一个优势,办学水平、学习风气、就业情况怎样,该地区交通是否便利,考生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承担交通费用,城市开放度、经济实力是否对今后就业、深造产生决定性影响等。

  原则八: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由于绝大多数院校的生源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名牌院校、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一般不招第二志愿考生,因此考生要慎重填报各录取批次的第一志愿,如果填报不好,可能这一批志愿都要落空,所以切记,第一志愿是靶心。

  即便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许多学校,也规定了分数级差的规则,即非第一志愿考生的高考成绩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按新的分数参与同第一志愿考生的竞争。通常学校志愿级差分数在20-50分,专业分数级差为5-10分。以这样的条件同第一志愿考生竞争显然非常不利,因而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原则九:后续志愿不是可有可无

  既然填报第一志愿十分关键,那么考生是否可以放弃后续的第二、第三志愿呢?回答是否定的。各级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很高,但毕竟不是100%,有些高校甚至预留出一定名额招收高分的第二志愿考生,这时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就会起作用。后续志愿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第一志愿失手时的补救和保底。

  选填第二志愿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要与第一志愿拉开梯度;二要填报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历史的院校;三是最好填报招生人数多或分数级差小的高校;四是专业应选择服从调剂。

  原则十:同一院校的专业之间要拉开档次

  选择了报考的院校后,要填报专业。第一专业可以依据估分上限冲击最理想的专业,以后的专业应该在有分数级差的专业中,选择相对满意的专业,不可并列式、波浪式报考,更不可倒挂。

  从2008年开始,个别重点高校逐渐推行了“按学院或学科大类招生”的新模式,即不用填写具体的专业,只需填写所报院系代表类别即可。进入学校后,同院系的学生在低年级的教学计划是一样的,到高年级再根据个人的兴趣、条件选择所学专业方向,但只限于个别院校,目前还没有推广和普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