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眼中的“中考之变”
昨天,虹口区钟山初中化学老师金艺飞又把新一届初三学生送进考场。由于上海在初三年级才开设化学课程,金老师从教18年来,一直带毕业班、年年送学生中考,见证着上海中考分分合合的变迁,亲历着提前批从少到多的变化,体味家长观念和心态之变。
一考还是两考
近几年来,上海考同分和高分学生相对集中,不少高中学校感叹中考题目偏重基础、过于简单、不利于筛选。但作为一所处于中上游水平的公办初中老师,金老师感觉,中考题目并不容易。“以化学为例,十几年前,化学的定位是科普,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现象即可。但这些年课程改革,化学越学越专业,中考题目也越来越灵活。”
金老师提出,中考难易的变化,部分原因是课程改革在推进,拓展型、研究型学习等带来了新挑战。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中考所承载的功能变化:“1985年前后,中考是‘一考’,后因难以兼顾合格与选拔功能,在1990年前后分为毕业考和升学考‘两考’;到了本世纪初,为体现减负,又并为一考,持续至今。”
毕业考与升学考分分合合,也给考试难易程度带来变化。“我们学校前15%的学生能考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后40%的学生分流进中职校就读。对后一批孩子来说,只要初中知识及格就算达标,而对于前一批孩子来说,则需要学得更深更广才能胜出。如果同场竞技,同一套题目势必难以兼顾。”
提前批更具决定性
“多年送考,几乎每年都有一两名尖子生发挥失常,因几分之差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失之交臂。”
金老师说,考进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等于一脚进了名牌大学。因此,对这些孩子来说,中考一考定终身显得很残酷。而中考设置“提前批”,为优秀学生搭建了一个“缓冲带”,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预录取资格后,分数线可以降低20分左右。“我们学校推优生在15名左右,但并非全是学习成绩前15名,一些成绩好但从不为集体做贡献的学生不会被推荐,以此引导学生品学兼优全面发展。”
不过,随着提前批的扩容、裸考比例的降低,家长和校长对提前批越来越看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金老师说,不少高中看重考生的竞赛证书。“以化学为例,按课程设置应该初三才开始上化学课,但有些民办学校就提前从初二开始上了,帮学生抢跑。有些家长也提前一年送孩子补习物理,以图竞赛得奖、提高提前批的竞争力。”
理性家长的新选择
在金老师眼里,更有意思的变化,是家长对中职校态度的改变。“这两年,学校报考中高职贯通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出自知识分子家庭。”
“以前不少家长为了面子苦了孩子,而现在考虑到孩子的前途,理性选择的越来越多了。”金老师介绍,一位家长自己是公务员,按成绩孩子能考上普通公办或者民办高中,但他选择让孩子报考了汽修专业。“他说,一来孩子喜欢;二来,读三年民办高中,将来基本上也是考大专。不如读中职,将来一路也能贯通到大专,花钱少、孩子学业负担轻,技术技能却积累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