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热”似地沟油 让人欲罢不能
小学“奥数热”高烧不退,引起了多位数学家的忧虑。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国内数学界泰斗级人物吴文俊院士批评说,奥数是“害人的,害数学”。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表示,奥数培训班是进行突击训练,对成为数学家起不到作用。
奥数就像“地沟油”,让人欲罢不能———某位家长的话,道出了教育的尴尬和现实的无奈。小升初与奥赛成绩挂钩、名校招生将奥数考试作为重要选项,要想让孩子上好学校,争取到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就必须捏着鼻子买这盆油。这样一盆数学“地沟油”,仅在北京一个城市,每年市场份额已达20亿元。
眼下的社会似乎陷入了一个可怕误区。家长看奥数,看到的不是数学,是孩子的升学考试和前途命运;学校看奥数,看到的不是数学,是应试教育成绩、重点学校排名;孩子看奥数,看到的也不是数学,更不是兴趣,而是一种枯燥的课外学习任务。现在,包括吴文俊、杨乐、丘成桐、王永晖、马志明、林群在内的多位顶级数学家,站在专业角度审视奥数,不约而同地得出了“奥数有害”“奥数与数学无关”之结论,我们怎不感到震撼!
打着数学旗号的中国奥数热,实际上已异化成为一个庞大的暴利产业,一台空耗家长钱财和孩子时间的考试机器。它对社会的伤害,其实远非于此。让数学家们普遍感到忧虑和不安的是,这种超出常温的热、出离常态的畸形追求,会最终伤害数学本身,伤害年轻一代对数学的兴趣和追求。
一个颇具证明力的例子是,截至2012年,中国参加了2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其中17次总分排名第一、6次排名第二,参赛的158名中国学生获得了124块金牌、26块银牌。然而“奥数大国”并没有因此成为“数学强国”,获奖选手中并没有成长起顶尖数学家,甚至多数选手最终远离数学。而且有更多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仅在考上高中或大学后就迅速扔掉这块“敲门砖”。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结出的“果”,看着漂亮味道却涩。
理性的数学家,在奥数热面前选择了集体退场。根据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王永晖的调查,目前除了国家最高级别的奥数比赛和冬令营培训,还没有哪位知名数学家掺和过社会上的奥数培训。多位数学家正在思考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恢复奥数本来面目,避免其“地沟油化”和“应试教育指挥棒化”,让它真正成为热爱数学者的游戏,而不是纯粹的考学升学敲门砖。奥数热所反映的中国公众的教育热情,使数学界人士感到欣慰,但如何建立良性的能量灌溉系统,保护并正确引导这种热情,以此推动中国数学研究、数学应用实现大的突破和发展,则是全社会必须求解的一道教育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