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新学期“减负”成为关键词

  25日,中小学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减负”成为关键词。

  先是浙江省宣布建立并实施小学、初中“减负”情况通报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紧接着,同一天,吉林省长春市出台“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等10项“减负”新规。北京市则以“八个严格”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老大难”问题“宣战”。

  几番重拳打出去,有人叫好,有人担忧。叫好者认为,举措直指学生负担过重的要害之处,刀刀见血,比以往的规定更细致,更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但悲观者则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减负,减负,负担越减越重”,就拿北京市的要求为例,就有不少人在听闻“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的规定后,第一反应不是拍手叫好,而是悲叹,“6小时之外,我得给孩子报多少个辅导班啊?”

  的确,回顾以往的减负历程,这条路走得颇为艰辛。

  减负减负,孩子们的书包从双肩背包升级为拉杆箱;减负减负,无论媒体怎样呼吁“人生是一场长跑”,但“起跑线”上的竞争却日益残酷;减负减负,无论孩子有多累,家长有多心疼,老师一句“你还考不考大学了?”就将所有的苦解释为当然。更让人感慨的是,“政府一减负,各种培训机构就高兴”竟成为了逻辑上最不通,却也最残酷的现实。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学生负担过重是由多种复杂的原因共同构成,涉及用人制度、社会价值观、独生子女政策等多个方面,多种原因重叠,层层传递到教育内部,才构成了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在中小学阶段的集中爆发。

  成因复杂,但却并非无解。仔细观察,这两天各省集中公布的“减负”之举,多是从教育内部入手,向课堂要效率、让老师提水平、让学校强管理。从作业量、上课小时数、考试的次数这些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内容管起,看起来内容细小,但背后反映出的却是教育主管部门督促学校提升管理水平、要求老师提升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大问题。

  当然,先从教育内部做起,教育主管部门下决心“革”教育内部的“命”,这还远远不够,毕竟减负的相关方绝不仅只是学校,还有学生和家长。让家长们解放思想,解放孩子,还需要理性的社会价值观和用人观的提倡。

  更重要的是,完善考试制度,让中高考制度都能打破一考定终身,打破唯分数论,走出一条稳健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路,让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点不再是分数,而是综合素质和能力,更是努力的重要方向。

  将孩子从作业和考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减负不再“隔靴搔痒”,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