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烙印在现代中学生心中的读书之道,直接导致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根本不感兴趣。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人们进行学习和创造性劳动的动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我们初中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培训和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新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以前的课程教育的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历史是富有兴趣的一门学科,本应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做到。
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有了点滴体会。作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喜欢历史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里也指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平等的、促进个性发展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
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有人这样描述教师对学生的爱:“像母亲热爱子女那样无私,像父亲热爱儿子那样严格,像兄长热爱弟弟那样宽容,像姐姐热爱妹妹那样体贴”,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生如子、大爱无疆可以说是教师职业文化的核心。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它过于强调教师的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也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洒向学生的都是爱,尽可能地充分的尊重学生,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时下的学生“面子”观念很重,因此,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特别是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也不要轻易罚学生站或者其它什么惩罚,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课下与学生单独交流沟通,多真诚地鼓励表扬学生,往往一句表扬比教师的十句责罚效果要好得多。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诚、亲切、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一学科。
其次,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学生喜爱的老师,而另一位是学生不喜爱的老师。学生们说,他们喜爱的这位老师“处事公正、亲切、随和、责任心强,懂得如何和我们交流沟通,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像父母一样关心体贴我们,我们喜欢听他说话、听他讲课”正是这种各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这位老师的同时当然喜欢这位老师所讲授的这门课,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了。如魏书生、李镇西等就是由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从而建立起了和谐的的师生关系,保证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导入激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导入语的效用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3.授课激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堂好的历史课,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以知激趣,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如在给初中学生讲左宗棠带兵收复新疆内容时,介绍了左宗棠少年时就有大志,他在15岁时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书万卷,神交古人”正体现了这一点。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时,已年近70岁,为了收复被俄国占领的伊犁地区,他带着棺材出关,表示誓与俄国决一死战,为曾纪泽的外交谈判作了有利的后盾,在军事与外交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收回了伊犁地区。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象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左宗堂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面对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如在讲“天京变乱”一目时,为剖析天京变乱的内因,也为学生正确理解“农民由于受到阶级局限”这一难点,补充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定都天京之后如何严格封建等级制度,继承封建帝王的妃嫔制度,如何大兴土木,进取心减退,杨秀清如何居功骄傲,生活腐化,脱离群众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天京变乱发生的必然因素,也帮助学生理解“农民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局限不能求得自身解放”,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获得解放这一道理埋下伏笔。诸如这些史实,颇受学生欢迎。
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展示给学生,由学生分组表演。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讲课过程中设置疑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时能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国共合作”时,设问学生,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党为什么要与共产党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一下子议论纷纷。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设问学生,假如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加上问号,让你用史实说明,你将怎么办时,学生便陷入了思索之中,然后便说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或是情绪激动,据理力争;或是平心静气,阐明因果;或是通情达理,一分为二。这些设疑,如石落平潭,波澜迭起,引动学生情感生发,思维开启。
再如一些同学非常羡慕西方发达国家高技术,高收入,高享受,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针对这一现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资料,说明近代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过程中的掠夺和血腥性;同时解释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近代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外国侵略造成的,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此来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积极的情感。
4.多鼓励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赏识。有一次历史测试,其中的选择题,思维难度很大。有一位男生竟做得全对,我找到他,肯定地说他的思维能力很强,并指出他的基础知识需要夯实。这个学生心悦诚服,以后,学习历史的劲头特大,历史成绩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