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一小学将麦秆画引入校本课程

  小小麦秆能做什么?除了编织草帽、做工艺品外,它还可以成为作画原材料,“登上”小学教育的课堂。26日,记者从无锡市锡北镇东房桥小学获悉,该校已将麦秆画引入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们学习麦秆画,此前,该校学生创作的麦秆画作品屡屡获奖,并被选定为无锡市的特别赠品送给新加坡客人,成为无锡国际交流的“友谊使者”。

  “主要是出于传承民间艺术的考虑”,谈及为何要将麦秆画引入校本课程,东房桥小学校长许志君如是作答。据了解,2008年起,东房桥小学开始将“麦秆画”列为校本课程,并聘请老艺人为“麦秆画”创作的指导顾问,76岁的陈增益老人就是顾问之一。

  “当年,这里的村民喜欢将麦秆画布置在中堂上。年轻时,我就学会了这门手艺,贴补家用。”陈增益说,如今的家庭中,用麦秆画做中堂装饰的越来越少了,会这门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能在晚年让孩子们把这门技艺流传下去,自己很欣慰。

  记者在东房桥小学校园里看到,该校教室里、走廊上到处都挂着学生的麦秆画作品。在校园东侧一楼,学校还精心布置了一个50平米左右的麦秆画陈列室,陈列室系统的展示了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和该校师生的各类麦秆画作品。据介绍,每年儿童节前后,同学们都会从家中带一捆到学校来,这些就是课堂上麦秆画创作的材料。

  “麦秆画制作要求心灵手巧”,东房桥小学麦秆画教学专家华亚萍介绍,一幅麦秆画成品,需要经过“泡、刮、贴、染、烫、剪、烙”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照创作图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

  “麦秆画制作工序复杂,整个过程全凭手工完成,一幅作品需倾注心血与智慧,更离不开细心、恒心与毅力”,华亚萍指着一幅题为《雄风》的麦秆画告诉记者,创作这样一幅作品,从刮麦秆开始到制作完成,至少要一个星期。

  记者看到,《雄风》背景为一张黑色的卡纸,上面除公鸡、石头、梅花等基本元素外,还有“为国庆六十周年作”和“雄风”等字样,这些都是由染色或者没有染色的麦秆粘贴而成。细细观察,在梅树的枝干上,还留下了经电烙铁特殊处理过的焦黄印痕。

  据悉,近年来,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东房桥小学孩子们的麦秆画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一些作品还远赠英国友好学校,在不久前举行的“无锡新加坡”校长论坛中,东房桥小学的麦秆画被选定为无锡市的特别赠品送给与会新加坡校长留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