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政治课堂的人文构建

         传统的观点认为,政治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导致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知识点,以教师讲授为主,造成“一言堂”的结果,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沉闷无聊,单一枯燥,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则在下面“昏昏欲睡”,教与学俱效率低下,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更无法实现育人的目的。因此,传统的政治教育形成“学生被动地、盲目地走进教室,麻木地等待教师讲解,等待教师提出问题,等待教师布置作业;教师重复着教材,或者把主要内容从教材移至黑板,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帮助学生应付考试”[1]的局面。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给传统的中学政治课堂带来强有力的冲击。政治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将其实用功利性无限扩大,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将整体的生命体验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把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人文化的政治课堂。

一、人文教育与中学政治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指“以主体的人为对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指向不断发展的个性生命生成……最终目的在于试图实现主体最全面、最丰富的个性与人格,确立最丰富的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2]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在学科化的进程中,实用功利性不断加深,学生的整体价值渐趋冷落,导致学生的“缺位”,与人文教育严重脱节。

        要摆脱政治课程教育当前的困境,必须以人文精神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构建,遵循新课改三维目标的落实,关注学生的切实需要,鼓励学生的自我参与,使课堂从传统的呆板中走出来,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品德的目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人格力量,促进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全面而自主地发展,实现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中学政治课堂迫切地需要引进人文关怀,促进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

        中学政治涉及政治、法律、哲学等领域,光靠空洞的说教是满足学生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的。因此中学政治课堂的人文构建要求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将关怀学生落到实处,激励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让学生在自由、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陶冶情操,增加精神内涵和人文素养,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样才能取得“德育”的预期效果。

二、中学政治课堂人文构建的途径

        在中学政治中渗透人文教育,并不是人文知识和政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构建一种人文性的课堂,将人文教育和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

(一)转变观念,贯策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1、着眼于学生,培育学生的主体性

        在追求考分的功利主义观念下,传统的中学政治课堂,教师仅仅以“传道者”的身份,将固定的课本知识点“满堂灌”,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纯粹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分数而将课本上的知识条框强硬地记住,既没有任何主动参与的意识,也不会关注自我的精神境界。这种情况下,不仅政治知识的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失去了政治教育关注思想的意义。这就是人文教育严重缺失的结果。

        所以在人文构建中,首先要转变中学政治教师和学生的功利主义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学生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中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情况和兴趣,自主选择,强调学生参与的自主权,把政治参与渗透至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政治课堂由静止枯燥走向动感和活力。[3]

        政治教师是政治课堂的组织者,应起着指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始终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放手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渠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积极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强调学生整体生命体验,贯穿生命教育

        学生不只是思想道德的容器或经济动物,而是具有明确奋斗目标、高尚审美情趣、既能创造又懂得享受的主体。[4]在政治课堂中,不能单纯地将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要将生命教育的观念贯穿其中,使学生感受整体的生命体验。

        政治教育本质上应当是个体人格和思想政治品德的构建过程,是教育对象个体与社会规范要求的互动过程。政治课程也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互动。然而当下,政治学科的教学却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过程。要改变这一过程,就要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课堂生命意识,使政治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本质。

       因此,在人文构建中,还要在政治课堂中引入生命教育观念,构建生命课堂,教导学生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要让政治课堂走出荒芜的沙漠,成为生命的绿洲,真正达到育人的目标。

(二)构建课堂的人文环境,促进人文教育的实施

1、创设教室政治教育的人文氛围

         教室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场所,在布置教室过程中注重添加政治教育的人文化材料,创造一种政治教育的人文氛围,必然对政治课堂的教与学起着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比如,可以在教室的墙上贴上一些政治家的名人名言或者生平小故事,也可以在角落的书架上放置一部分政治方面的著作或者时政报刊杂志,通过供学生欣赏和阅读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政治的多方面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可以促发学生中政治方面的讨论学习,对教师课堂上政治知识的传授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2、确立学生与教师的良好关系,让课堂充满人性化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对教学活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内外应该与学生增加接触的机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经常遇到疑难时及时找教师询问和讨论,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另一方面,有利于课堂良好互动的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从而增添课堂的活力,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三)从教学方式角度,灵活地实施人文教育

1、课堂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性

         在课堂内容上,也就是教师的选材方面,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教师一方面可以从新课改的教材中发掘一定的人文材料,这里要注意的是并非是仅仅将课本上的资料(比如一个小故事)简单的描述,而应该在课前通过自己的查询,尽量地丰富材料本身(比如故事的发生背景或是其中涉及到的人物简介),以此在课堂上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关注材料背后的深意,将其作为提问点,诱导学生思考,再由教师归纳总结知识点;另一方面,我们的历史、环境中饱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革命传统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景观、人文遗迹都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生动素材。政治教师进行人文教育,可以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巨大功能,利用现有的历史材料、环境景观、时政新闻材料或人物事迹进行教育。[5]这样,促使政治课堂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点的条框,克服传统课堂呆板的劣势,内容的极大丰富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知识的吸收,也在介绍辅助材料时强化了学生的精神陶冶。

        内容的丰富化是提高课堂有趣性的手段,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还要依靠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的政治教学注重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的课堂要关注学生本身,尤其是内心感受,以学生为出发点实施教学。在构建人文政治课堂过程中,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通过改变提问技巧,增加讨论、辩论等活动性教育,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度,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中实现知识教和学以及精神锻炼的目标。

2、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扩大学生人文涵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迅速占领教学的高地。在中学政治课堂的人文构建中不可避免地要充分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它能够为政治教师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理想、便捷、和高信息化的教与学的平台。采用多媒体等技术,可以使知识点更加鲜明生动地呈现(PPT的运用),可以利用声像材料使课堂更加具有活力和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使学生能够接收各种信息,扩大学生政治方面的知识面和观察事件和世界的视野,并促进学生发挥主体性,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增加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和学生的理解力。

3、在实践活动中贯彻人文教育

        政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因此课堂外的实践活动是课堂人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政治课堂的人文构建,不能忽视课外实践的组织和指导,加强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注意发现政治事件或观点,推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整体生命体验,促进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诉,中学政治的现状及新课改都呼吁人文教育,倡导在政治课堂中进行人文构建,重视学生的价值,肯定学生的能动性作用,立足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政治课堂摆脱沉闷无聊的局面,向着活力和乐趣的方向前进,将政治教育置于政治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融合空间中,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根本目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