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与方法”之于“密度概念的建立”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新课标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去体验探究的整个过程,也只有如此,通过探究性实验,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方式上起到一个根本改变,让他们既学到了知识与技能,又能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且不断地从成功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就“密度概念的建立”来说,其中所蕴含的“过程与方法”因素可称得上初中物理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它包含了学生体验探究的一个完整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除了探究的一般过程,本课重点是让学生体验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样通过本课,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课堂实施操作要点简述如下:

       一、提出问题:

       两个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相比较,哪一个质量大?

       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试一试。

       由上面这个的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来概括性提出问题: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2、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3、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又会是怎样的呢?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层层深入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问题由具体的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的比较,上升到相同体积不同物质的比较,这一过程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这种概括问题的思维方法。

       第二个问题,由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想到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渗透了逆向思维方法。(注:这里设计“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这个问题目的是为了和第1个问题相比较,同时作为一个过度,通过这个问题自然引出第3个问题。这样一步步提出问题,有个梯度,学生易于接受。)

       第三个问题,更是将发散性思维这一方法容入其中。

       二、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假设,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里面渗透了如何结合生活经验对判断物理现象作出判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维意识。

       三、设计实验:

       从以上三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设计研究对象,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选用什么测量仪器,如何设计数据表格等等。

       表一: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克/厘米3)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表二: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克/厘米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四、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中又渗透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像比较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等。

       五、得出结论:

       同一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

       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其中渗透的主要是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切实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真正建立起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要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感悟知识探索过程的无穷美妙,同时,在过程探索中又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