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有效小组讨论的思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推进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了大胆地教学方式革新尝试。即还课堂与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来。在小组讨论中,培养自己的听、说、思、辩等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也成了评价一节课的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由于不少教师疏于学习,观念滞后,在课改强有力的推动下,又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进行面子上革新。这样问题就出现了: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往往只是流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虚张声势,实际上学生要么就是围绕几个大而空的问题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要么就是对几个认真阅读文本就可以明了的问题进行浮于表面的合作。看起来效果不错,实质学生一无所得。
例如,笔者近日在《江苏教育研究》上看到了周卫红老师的《阅读教学须“去伪存真”——〈安恩和奶牛〉听课札记》一文。其中对一位老师在讲授《安恩和奶牛》这篇文章时所设计的几个讨论题进行了剖析。
小组讨论题如下:
1、根据课文内容第一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2、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那几拨?
3、你喜欢安恩这一人物吗?你觉得他是怎样的老人?
4、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买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周老师指出这四个问题中前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认真阅读过文本的学生,都能独立回答,无需讨论。可见这位老师在课堂上组织的讨论,多少都是迎合课改的需要,根本不考虑课程内容需要讨论与否。
这又是我想起,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一节课。那位老师在正常的一些课堂环节后,用小黑板呈现了这一堂课的讨论题(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如下:
1、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
2、课文开头运用法显、玄奘的例子作用是什么?第2、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从语言风格和说明对象来看各属于哪类说明文?
4、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试从文中找几个句子分析一下。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人类认识沙漠,进而改造沙漠。请你想几种改造沙漠的方法?
6、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首先问题探讨式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求颇高。讨论题切入口要小而准,少而精。即紧扣某一目标去设计讨论题,要做到准确精炼,而有层次感。但是纵观这位老师所列出的六道讨论题,第1题属于表层的整体感知类型的。学生阅读文本后,可以直接说出答案,无需讨论;第二题属于写法探究型的。相对前一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认真研读文本,联系全文,小组合作讨论后,才能解决;而第3题,根本不需要特地设计一个讨论题来研究;第4题意在探讨说明文的语言;第5题,让学生从文本出发,发挥想象,属于拓展延伸性。意在让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明白学习文本的目的,从而突显主题。至于第6题,属于回顾文本,进一步质疑,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无需列出。因此这位老师设计的6道讨论题,就显得芜杂没有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讨论的重点,力求面面俱到。我们把这位老师组织的课堂小组讨论称为“泛讨论”。其结果,学生只能漫无目的地讨论,追求一种热闹地投入,其效果甚微。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地组织语文课堂上小组讨论,教师一定要做好讨论题的设计环节。唯有如此,才能走出有效讨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