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外来人员子女入学难,暂住证“拦路”
(21世纪教育网资讯频道信息)浙江杭州有占总人数近3成的外来人口,这部分群体的子女也渐渐融入杭州的生活、教育中来。今年一年级小学生入学报名已于6月底结束,直至今日,仍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为子女无法入学而犯愁,他们的问题出在暂住证上。日前,记者从当地教育局了解到,考虑到教育资源有限,目前学校只接收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
家长:事实情况符合条件入学却成难题
安徽人李荣(化名)自2007年便与家人一同来到杭州打工,今年他年满6周岁的女儿要读小学了,原本打算将她送到家附近的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入学,却因他和妻子暂住证的中断无法报名。
可怜天下父母心。已多处奔走寻求入学办法的李荣双眼充血,声音有些沙哑。他告诉记者,6月23日他曾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学校报名,但由于他本人的暂住证在今年4月2日失效、妻子的在今年3月5日失效,没有及时进行续办,因此他的孩子没有资格在学校报名入学。
“当时,学校招生的老师告诉我,只要到派出所和社区打相关证明,能够表明我们一家这一年时间都没有中断地在杭州生活,就有资格报名入学。”李荣说,为了这个证明,他利用工作之余,抽空整整办了一个星期。等到6月29日学校进行补报名时,他兴致冲冲地前往学校。
李荣没有想到的是,学校不认可他提供的证明,并称其女儿并没有入学条件。“当初说的好好的,为什么又说不行呢?”李荣很是愤慨,正是在他辛苦奔走的数天之间,杭州市一年级小学生的入学报名也已全部结束。
“如果不允许,早点告知我,也让我有机会去其他民办学校报名。”李荣说,目前他并无解决办法,或许只能将孩子送回原籍入学。
校方:符合条件均能入学教育资源严重超负荷
日前,记者来到隶属拱墅区祥符镇的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
祥符镇位于杭州主城区的北部,这个城乡结合部容纳了2万多的常住人口和12万多的流动人口,莫干山小学祥符校区是周边唯一能够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
该校集团副校长周国丽告诉记者,根据杭州市教育局规定,父母双方已在杭州连续居住一年及以上,一旦中间曾发生中断,便不符合入学条件。像李荣这样的情况,孩子便只能回到原籍接受义务教育。
“拱墅区教育局进行人性化处理,暂住证中断在7天之内,还是可以的。考虑到办证手续可能存在交接时间,所以允许有时间差。”周国丽解释,家长可能对招生老师的说法理解有误,只要在派出所登记有详细的暂住信息,有了相关证明可以报名。
周国丽介绍,根据6月22日、23日及29日报名数据统计,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达到430人。而拱墅区教育局今年给该校的招生计划为6个班,每班33人。
事实上,这并非该校首次超负荷接受入学生源。建筑面积仅为3200多平方米的校舍里,挤满了25个班级,每个班级的人数平均为40人,其中最多班级人数可达46人。
在周国丽看来,该校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上,承受着巨大压力。由于校舍紧张,学校将音乐教室等多个专业教室取消,转而用作学生的普通教室,保证学生能够上学。
与正常小学的课桌椅的规格不同,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的学生有着定制的课桌。为了使得教室内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课桌椅,这些学生的桌子要比正常学校的长度缩短8厘米,宽度减少5厘米。
记者走进学校的地下室,里面设有阅览室和实验室,设施齐全,布局格外紧凑。近2米的走廊上整齐地堆放着运动器械和架子鼓等乐器,仅能够容纳一人通过。
“我们学校本来地方就小,操场上根本站不了那么多学生。高年级的学生都是站在走廊上做早操的。”该校一位负责后勤的老师透露。
教育局:已做好事前宣传工作按政策规定录取
记者了解到,莫干山路小学祥符校区不过是拱墅区“幼升小”问题的一个典型代表。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拱墅区教育局也着实犯难。
该局普教一科的姜老师告诉记者,杭州市的相关政策从2008年开始实施后,从未改变过。要求父母双方一年以上的暂住证,从去年8月31号开始应有暂住信息;父母一方的,从去年8月31号至今必须有参保状态;另外要有一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是营业执照。像李荣这样的情况,也并非首次出现。
“去年有一个学校报名有900多人,经查实不符合条件400多人,这400多人无法解决。”姜老师说,今年推出的预登记政策,家长应在4月份时就知道是否有资格在杭州入学。
姜老师介绍,拱墅区共有20所小学,今年预报名时的统计数据为2600多人,远高于学校承载量。加之今年本地生源有近2500人,比去年增加500余人,压力巨大。“如果解决了不符合条件的外地生,本地生的权益就要受到损害。”
目前的教育资源规划方式系按照本地户籍的人数进行推算,根据人口增长规律,相应建设学校数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使得他们无法被纳入统筹规划之列。
姜老师认为,随着城市规划发展,一旦生活成本增加,暂居于此的流动人口会再次发生迁移,一味增加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设施,将有可能空置,产生浪费。
另外,姜老师透露,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江干区、西湖区,这样的问题也同样严峻。“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只要符合条件,哪怕租借场地,也要给孩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