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第二学期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本学期小学总体要求是:立足新起点,明确新目标,建设新亮点,开创新局面,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继续上新的台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本学期总体要求,本学期学校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工作计划如下:
本学期小学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昆山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昆山市教育局2014年初确定的“推动教育发展新跨越,提升教育管理新高度,构筑教育人才新优势,教育质量新提高,树立教育行业新形象”的工作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管理,强化研究。立足新起点,明确新目标,建设新亮点,开创新局面,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继续上新的台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本学期总体要求,本学期学校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校工作:齐抓共管,务实创新,开拓进取
1.“教学质量”稳中提升。确保毕业班及其他各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达90%以上,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合格率分别达95%、95%、90%以上,优秀率分别达30%、40%、30%以上。力争学校综合考评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学校发展”创新求实。启动学校艺体馆和教学楼的建设工程。力争完成“苏州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苏州市和谐校园”、“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昆山市学习型单位”、“昆山市红十字会先进单位”等创建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3.“管理规范”落实到位。认真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管理规范”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并组织校级培训,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规范管理意识。学校要在原有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目标要求,各科室要针对“管理规范”要求,落实各科室的管理要求,形成长效机制,使学校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规范管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轨道。
4.“和谐校园”力求实效。在平安校园建设上下功夫,切实落实好长治久安的各项措施,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预防和应急措施,确保学校师生,财产的安全。要按照绿化、美化、净化的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创建成果,努力打造一个书香校园和文明校园,同时要在保健预防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师生的饮食安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二、德育工作:深入研究,完善机制,讲究实效
1.强班级工作的指导性。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注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的风建设。积极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①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②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③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④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⑤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⑥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⑦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⑧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2.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重点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与主课教师一学年中至少要与每位家长都主动联系一次,同时要重视联系的实际效果。
3.抓好日常行为的规范性。要重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照《学生行为文化——周市中心校学生十项良好习惯与养成》,细化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增强学生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行为偏差,使学生真正将一日常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出教室,不留杂物在操场”的良好习惯。
4.注重德育活动的精彩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要发挥少先队的重要作用,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演讲、道德短剧大赛、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等有效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责任意识、“三创”精神教育。学校将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管理的切入点,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小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要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报恩。
三、教学工作:深化改革,开拓新路,不断创新
1.狠抓教学质量不动摇。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本学期,学校继续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新课标的学习与研究,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促进学生学科文化素质的稳步提高。认真执行教学“六认真”管理制度。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情况,及时推广先进经验,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
2.狠抓教学常规不动摇。备课要突出创新,要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方法,要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工作,真正把集体备课作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作业要突出个性,要精心设计针对性练习,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切实把握作业设计的质量关。认真批阅,及时评讲,把好订正、补救关。要结合教材,着眼能力提高,把课堂教学督查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辅导要突出精细,积极实施“优质教育工程”,着力培养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优生队伍。认真实施“爱心补救工程”,积极寻求提高学困生学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3.狠抓科研活动不动摇。立足学科课堂教学,抓好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教科研活动继续立足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采用大组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优质课、示范课、实验课、指导课、竞赛课的研究活动。教科研组创新管理、规范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科研活动经验,每一次科研活动必须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探索让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4.狠抓提高素养不动摇。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应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探索性,开展学生道德素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评价。各教师、各学科可根据新课标的设置,探索用好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学生的观察与评价、家长的信息、考试与测验的信息。
四、科研工作:扎根课堂,务实创新,提升品位
1.重塑教育科研新制度。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制度,促使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把自培、互动、共享作为校本教科研的核心理念,把“开展自已的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科研目的,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亲身体验“研——做——思——提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对外宣传、交流的力度,在全校中大力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使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发挥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做到: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
2.再出课题研究新成果。积极开展新一轮苏州市级课题的实验工作。以加强“十二五”课题研究为重心,完成“十二五”苏州市级立项课题的申报及开题工作,全面实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即时上传研究动态,进一步提高科研的实效性,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继续加强市、校、教师微型课题三级课题研究的跟踪指导和督查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各级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工作,确保各个课题均能如期高质量地研究下去,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
3.形成校本培训新形式。以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为契机,加强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的学习,让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转变。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方案,以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再上新台阶。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拓宽培训的渠道,丰富培训的内涵,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外,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术层次。本学期拟定聘请特级教师周建新、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员潘琰等三位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4.提升青年教师新能力。深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管理,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研究管理。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每学期都要制定研究计划,经常分析研究测试对象。各课题均要按方案及计划实施研究,重视阶段性情况分析和阶段性工作小结。
五、师资培养:适应需要,提升层次,完善结构
1.以强化师德教育为前提,激发内在职业动力。在学校工作中要以争创一流小学凝聚全体教师,引导教师讲正气,讲奉献,讲业绩,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教师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特别是对待后进学生要倍加关心,以自身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强化师德教育中,我们提出牢固树立五个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五种”意识,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敬业型、事业型、研究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以加强目标管理为依据,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目标管理,锤炼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干部队伍。抓目标管理:要继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帮助和引导。本学期起要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制定目标任务书,让全体领导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学期末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下一阶段任用的依据;抓学校管理:全体领导对于各自的分管工作要尽职尽心,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做到小问题的解决不隔夜,其余问题的解决不隔周。学校领导间也要密切合作,发现问题相互提醒,做到分工不分家。
3.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本学期学校把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师资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通过“师徒结对工程”、“校骨干教师工程”、“市名师引导工程”等系列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基础扎实、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名师的培养、选拔、推荐机制,鼓励那些师德高尚、潜力较大、进取心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力争培养2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学科类与科研类各1名)。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完善教师年度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以此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以关注过程管理为指引,建立教师导向机制。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学校要抓师资队伍建设,抓教师的专业提高,必然立足于教师个体的提高。为此我们建立以“成长计划、学习计划、课堂教学、培训记录、班级管理、课题研究、论文获奖与发表”为主要内容的周市中心校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们在目标管理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鼓励教师务实、创新,弘扬正气,实现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主发展。
新的学期,我们有了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我们将在市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把握重点,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向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HOT:2013-2014第二学期中小学工作计划
根据本学期总体要求,本学期学校工作主要分为五部分,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校工作:齐抓共管,务实创新,开拓进取
1.“教学质量”稳中提升。确保毕业班及其他各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合格率达90%以上,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合格率分别达95%、95%、90%以上,优秀率分别达30%、40%、30%以上。力争学校综合考评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学校发展”创新求实。启动学校艺体馆和教学楼的建设工程。力争完成“苏州市校园文化先进单位”、“苏州市和谐校园”、“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昆山市学习型单位”、“昆山市红十字会先进单位”等创建工作,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3.“管理规范”落实到位。认真学习《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管理规范”的内容、特点和基本要求,并组织校级培训,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规范管理意识。学校要在原有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目标要求,各科室要针对“管理规范”要求,落实各科室的管理要求,形成长效机制,使学校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规范管理,自主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轨道。
4.“和谐校园”力求实效。在平安校园建设上下功夫,切实落实好长治久安的各项措施,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预防和应急措施,确保学校师生,财产的安全。要按照绿化、美化、净化的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巩固创建成果,努力打造一个书香校园和文明校园,同时要在保健预防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师生的饮食安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二、德育工作:深入研究,完善机制,讲究实效
1.强班级工作的指导性。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注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班级的风建设。积极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①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②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③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④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⑤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⑥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⑦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⑧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
2.重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切实从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出发,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重点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交通、通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优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班主任与主课教师一学年中至少要与每位家长都主动联系一次,同时要重视联系的实际效果。
3.抓好日常行为的规范性。要重视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对照《学生行为文化——周市中心校学生十项良好习惯与养成》,细化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从最基本、最简单、最容易忽视的细节入手,增强学生礼仪意识、节俭意识、卫生意识。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行为偏差,使学生真正将一日常规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本学期重点培养学生“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出教室,不留杂物在操场”的良好习惯。
4.注重德育活动的精彩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要发挥少先队的重要作用,通过读书活动、征文演讲、道德短剧大赛、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等有效形式,强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责任意识、“三创”精神教育。学校将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管理的切入点,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小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要学会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报恩。
三、教学工作:深化改革,开拓新路,不断创新
1.狠抓教学质量不动摇。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关注、家长关心的热点话题。本学期,学校继续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新课标的学习与研究,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促进学生学科文化素质的稳步提高。认真执行教学“六认真”管理制度。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情况,及时推广先进经验,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
2.狠抓教学常规不动摇。备课要突出创新,要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方法,要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工作,真正把集体备课作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教师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作业要突出个性,要精心设计针对性练习,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切实把握作业设计的质量关。认真批阅,及时评讲,把好订正、补救关。要结合教材,着眼能力提高,把课堂教学督查结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辅导要突出精细,积极实施“优质教育工程”,着力培养有潜力、有竞争力的优生队伍。认真实施“爱心补救工程”,积极寻求提高学困生学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3.狠抓科研活动不动摇。立足学科课堂教学,抓好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教科研活动继续立足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采用大组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优质课、示范课、实验课、指导课、竞赛课的研究活动。教科研组创新管理、规范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科研活动经验,每一次科研活动必须做到目标明确、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讲求实效,探索让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探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4.狠抓提高素养不动摇。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应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探索性,开展学生道德素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评价。各教师、各学科可根据新课标的设置,探索用好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学生的观察与评价、家长的信息、考试与测验的信息。
四、科研工作:扎根课堂,务实创新,提升品位
1.重塑教育科研新制度。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制度,促使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努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把自培、互动、共享作为校本教科研的核心理念,把“开展自已的研究、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科研目的,让每一位教师“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亲身体验“研——做——思——提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对外宣传、交流的力度,在全校中大力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使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发挥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在课题研究中要努力做到:课题研究与课改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
2.再出课题研究新成果。积极开展新一轮苏州市级课题的实验工作。以加强“十二五”课题研究为重心,完成“十二五”苏州市级立项课题的申报及开题工作,全面实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即时上传研究动态,进一步提高科研的实效性,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有序化。继续加强市、校、教师微型课题三级课题研究的跟踪指导和督查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各级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工作,确保各个课题均能如期高质量地研究下去,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
3.形成校本培训新形式。以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为契机,加强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的学习,让教师成为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转变。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方案,以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再上新台阶。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拓宽培训的渠道,丰富培训的内涵,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外,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术层次。本学期拟定聘请特级教师周建新、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员潘琰等三位专家进行专题培训。
4.提升青年教师新能力。深入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管理,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研究管理。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人员每学期都要制定研究计划,经常分析研究测试对象。各课题均要按方案及计划实施研究,重视阶段性情况分析和阶段性工作小结。
五、师资培养:适应需要,提升层次,完善结构
1.以强化师德教育为前提,激发内在职业动力。在学校工作中要以争创一流小学凝聚全体教师,引导教师讲正气,讲奉献,讲业绩,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教师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特别是对待后进学生要倍加关心,以自身良好的师表形象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强化师德教育中,我们提出牢固树立五个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五种”意识,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敬业型、事业型、研究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以加强目标管理为依据,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目标管理,锤炼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干部队伍。抓目标管理:要继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帮助和引导。本学期起要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制定目标任务书,让全体领导在工作中锻炼能力,学期末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下一阶段任用的依据;抓学校管理:全体领导对于各自的分管工作要尽职尽心,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做到小问题的解决不隔夜,其余问题的解决不隔周。学校领导间也要密切合作,发现问题相互提醒,做到分工不分家。
3.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本学期学校把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师资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通过“师徒结对工程”、“校骨干教师工程”、“市名师引导工程”等系列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基础扎实、业务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名师的培养、选拔、推荐机制,鼓励那些师德高尚、潜力较大、进取心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力争培养2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学科类与科研类各1名)。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完善教师年度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以此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以关注过程管理为指引,建立教师导向机制。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的发展。学校要抓师资队伍建设,抓教师的专业提高,必然立足于教师个体的提高。为此我们建立以“成长计划、学习计划、课堂教学、培训记录、班级管理、课题研究、论文获奖与发表”为主要内容的周市中心校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们在目标管理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鼓励教师务实、创新,弘扬正气,实现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主发展。
新的学期,我们有了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我们将在市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把握重点,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向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
HOT:2013-2014第二学期中小学工作计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2013-2014学年中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上一篇2014-01-18
2013-2014学年小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下一篇 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