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专心: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孩子

“专注、专心”——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孩子顾爱军“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
  “专注、专心”
  ——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孩子
  顾爱军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注意的能力称为注意力。这也是一个孩子能顺利并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班级中总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而在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在家里学习时的表现比在学校里更糟糕!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写了一两个字,就要东摸西摸,或者玩一会儿玩具,有的甚至就是无所事事地坐着玩铅笔……
  要解决这个令家长和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先要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了优势,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无注意还在起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很差。这首先表现在注意集中性的深度不够。他们能观察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善于观察、概括的教材。其次,表现为注意集中的时间短暂,他们能在一段时间里静下心来学习,但过了不久,其注意就会不由自主地离开课业,开起小差来。
  2、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着重要地位,因此他们往往对看得到、摸得到的具体形象的东西感兴趣,而对一些单调的、抽象的事物、说教,因不易认识而分散注意力。
  3、      另外,很多外在因素也对小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教室内外的环境的好坏,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否紧凑,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等,都能直接关系到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结找到了,那如何解决呢?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几点:
  一、  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绝佳因素,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分心。因此,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它的有利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防止单调呆板、毫无表情的说教,而是尽力把课讲得明白易懂,生动有趣。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在讲课中,我还经常通过改变声音的大小和语速的快慢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到了高年级,则要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来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在课堂里,还通过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请学生担任小老师等形式,给学生充分的积极活动的机会,从而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这两年,我分别担任了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针对处于学习起步阶段的孩子,我几乎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用到了视频、音频、PPT等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即使是在复习阶段。
  二、有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作为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态度是发展他们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只有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后,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有自觉的学习态度,才能更好地注意学习的对象。其次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特别是具体的目的任务,因为目的任务越明确,注意的集中程度就更高,集中的时间也就更长。
  比如在二年级的看图写话的教学时,我总是先出示所有图片,有时把顺序故意打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图片重新排序,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是没有孩子会开小差的,他们都会表现得兴致勃勃的;在具体“说”的环节中,有的孩子就坚持不住了,有的开始东张西望,有的开始低下头做小动作,有的甚至会跟相邻座位的同学窃窃私语……这一方面是孩子注意力坚持的时间节点到了,另一方面是“说”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一般的孩子都选择放弃倾听,这时候如果教师硬性规定孩子要认真听,那肯定是没用的,于是我就充分利用填空式的板书,给他们架设坡度,让孩子树立信心,他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到我这边来了。
  再如:在我们园西小学,探究课一直是我们的特色校本课程,从课题的制定和课程的实施,完全是自主的。我就放手把这门课程交给学生自己做,每个孩子都有确定课题的权利,但提醒他们,既然决定了做什么课题,就要把课题做好。而这种教学模式的新颖性,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发现当小老师在上课时,孩子们的眼睛都紧紧地盯着台上的小老师,当小老师要请同学回答问题时,举手率明显要高于别的课,也就是说,即便学生准备的课很肤浅,但就这么些“肤浅”的知识,台下的孩子是真的掌握了,这得益于他们听课时的专注和专心。
  三、     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调节,能提高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两种注意交替使用。一般来说,小学生在每节课中平均每次能保持十分钟到一刻钟的主观注意,这时,教师就要进行比较困难的课业讲授或讲解教材的重要部分;等学生的主观注意开始消失时,教师就要运用直观教具、形象的举例等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有时甚至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善意的批评和提醒。比如我在上《送小蚂蚁回家》这篇课文时,发现一个小女孩明显地开小差了,但我没有提醒她,正好有一个分角色朗读的环节,要请一个小朋友担任主动提出送小蚂蚁的小蜻蜓,我不动声色,显得很自然地请了这个小女孩担任这个角色,不出我所料,轮到她读了,她都不知道该读什么,我也没有严肃地批评她,而是笑着说:“哎呀,惨了,小蚂蚁回不了家了,因为小蜻蜓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呀。”顿时,教室里一阵善意的笑声,那女孩红了脸,果真,我注意观察,那女孩在这节课上再也没有开小差,而其他的孩子也尽量不神游了,生怕待会儿自己也成为被别的孩子笑话的对象。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一般都能集中注意专心学习,而组织纪律差的学生,学习时时常分心,学习效果就差。所以,加强学生的织性、纪律性,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小竞赛,小组和小组,个人和个人比一比,看谁听得好,看谁学得好,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集中。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学的进度要适当,既不要过快,也不要太慢;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遇到学生开小差,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提醒……总之,注意力的培养是艰巨又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要有扎实的理论装备,更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反思,提炼,因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光是为了提高现在的学习成绩,更是为了他们的将来,一个专注的人,才会有成功的人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2014-07-08
下一篇 201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