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解读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学者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回应和解读

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是如何认定的?

  首轮“双一流”建设于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改革发展成效明显,但仍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在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认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首轮建设实际成效以及各方面意见,经专家咨询,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一是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二是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三是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

  根据公布的名单,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新一周期建设高校和学科数虽略有增加,仍然是中国庞大高校和学科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它们数量虽少却充满丰富性、多样性和内在生长性,以及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发展的引领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说。

为何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与首轮相比,第二轮建设名单的一大变化,是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赋予部分高校建设自主权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从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扩大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重点是分类推动建设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立自强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突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在本质上是压任务、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而不是给高校分层,也不是贴标签。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2022-02-15
下一篇 2022-02-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