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先发展 件件实事暖民心

     今秋开学,南关小学的孩子们发现校园里多了几个陌生的身影——他们是在我市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背景下,为均衡教育资源,由创新街小学选派来执教的优秀骨干教师。

不仅如此,“班班通”工程的开展颠覆了传统课堂,“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被“电子白板”的网络教学取代,学生坐在教室就能看到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课;“道德课堂”建设则树起郑州课改新旗帜,着力打造我市基础教育品牌和课堂文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也在得到积极解决……

这一系列的变化显示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代表着我市教育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陆续启动实施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宜居教育城建设、宜居职教城建设以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极大地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教育基本建设不断取得进展,三年来在市区谋划新建和改扩建了60所中小学,今年市区33所中小学建设项目、119所幼儿园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倍增工程取得成效。总投资17.6亿元的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首年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市区新增中小学优质招生学位近1.6万个,优质学位总数已达3万个。为实现倍增工程“增量不降质”的目标,我市进一步完善细化了倍增工程的具体措施,加强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在名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流动,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缩小校际差距。

“班班通”工程的推广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为从整体上改善教育面貌,我市投资2亿元用于“班班通”提升工程,两年内完成全市近1.8万个教学班的设施装备工作,全市所有中小学建起了现代教育“班班通”信息系统,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共享。“道德课堂”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市教育质量和内涵提升步入新阶段。

近年来,我市教育中一些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得到关注和改善。从2009年秋季开始,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我市农村学生,除享受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外,还同时享受每年1000元的学费补贴。之后,我市又在全省率先实施中职生免学费。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市区每年接收3万名以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其中88.3%的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今年,占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新生34.3%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均已得到妥善安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