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10月11日,清华附中、东北师大附中、绵阳外国语学校等全国知名中小学校的200名校长齐聚绵阳,参加了以“和谐校园、特色发展”为主题的校长论坛。论坛上,校长们的智慧对话激起了思想火花,就基础教育、学校特色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偏科并不是坏事
如今,社会分工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每个学校都应该思考的命题。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认为,我国最缺的是具有拔尖能力的卓越人才,忽视学生杰出才能的培养,对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非常不利。因此,培养杰出人才是名校的使命,学校要为不同潜质、兴趣的孩子提供适应其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善于发现、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一个卓越人才最重要的是有特长、有专长,在某一领域是领袖。现在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和选拔学生的标准并不利于杰出人才的培养,每科都全面远不如每科都合格而某一科或两科突出。
重视“非智力品质”
学校应该怎样培养拔尖人才?
东北师大附中校长李桢认为,基础教育培养不了拔尖人才。大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拔尖人才,而基础教育是为培养拔尖人才做准备。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才很偶然。除了学校教育外,还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身的应变能力、是否受到支持帮助等诸多因素有关。基础教育的结果要10年后才能进行评价,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身体、知识的培养。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十分重要,即“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做到德育为先,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自主能力、自信品质和健康的心理,要诚信、热情。
挖掘学生强势智能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往往有着独特的潜能,学校如何帮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
绵阳外国语学校校长唐江林认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沦陷在“大一统教育模式”中,凡是不符合这个“统一”标准的学生便成了所谓的学困生或后进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全面地、多元地开启学生智能潜力至关重要。多元化教育理念其实就是去发现、去挖掘每个人的强势智能,使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强势智能领域获得自信,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学校应该构建多元化的自信开发平台。在教学中,学校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学习内容,用组合的方式、发展的眼光、个性化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学生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