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老师眼中的富二代:与父辈差距明显
近年来,各地的“富二代”培训班层出不穷。这些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的孩子如何才能接好班,是他们的父辈最关心的问题。父辈送他们参加这些培训班,就是为了让他们接好班。培训班究竟培训些什么?能否通过培训让这些孩子顺利地接好班?本报记者前后几次深入调查,试图揭示类似培训班的真实情况以及“富二代”的真实想法。
6月12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授课老师——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教学实验与案例开发中心执行主任王石泉,给领导干部、老板们讲过无数次课,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定于上午9点开课的“企业发展与媒体关系”课堂上,时针指过了9点,教室里却只来了一个学生。他问班级负责人:要不,我们不上了?
这是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基业长青——企业接班人高级培养计划”第二期的一次培训,这个计划专门针对民营企业“富二代”,国内学习费用为13.8万元人民币。学生大多是“80后”甚至“90后”,在为期一年半的学习中,包括各类理论学习、实战演练和游学培训,以培养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和继承家业的能力。
前一天晚上,负责人刚刚给班上15名学生通了电话确定出席,他们无一例外答应下来。然而,早上再打电话时,有人说来,有人说已经在路上,但就是不见人。
9点多,班里稀稀拉拉来了三四个人,课照常上。到中午,又有1名学生因故离开。下午的情景模拟课,只剩下3个人,其中还包括一位母亲,代替不愿来上课的16岁儿子前来。于是,原定有21人参加,模拟两场新闻发布会、1场主题演讲、4场专栏访谈,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了角色和任务的模拟课,由于人太少,计划得满满当当的议题和方案只能草草了事,甚至用辅导老师填充本应由学生扮演的角色。
事实上,这次模拟课,本是因为一次饭桌上学生们自己主动要求而增设的,也是此次3天集中培训中,额外增加的一天课程。为满足他们的要求,包括项目中心副主任吴萍在内的老师们多费了不少心血,人均也几乎多出了8000元费用。没想到,学生们还是放了老师鸽子。
把教育看成了商品
班主任吴萍刚刚接手这个班级,就遭遇下马威。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5月,学校组织学员去北京游学3天,到了北京,也有不少学员旷课。前一年带班的老师告诉她,也出现过这种情况。
不久前,还发生了一起意外——原定从外地前来授课的老师,半夜12点因航班延误无法抵达上海。吴萍只好彻夜通过各个渠道联系其他老师上课。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本来就不多的几个学生抗议为什么不跟他们商量就擅自换老师,并拒绝听课。
吴萍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富二代”们把这个培训班看成完全的商品,认为既然我出了钱,你们就要为我们服务好,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
“有些孩子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整合资源、拓宽人脉、得到认同的。”另一名辅导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产业创意研究所所长助理戴明朝说,有的学生目的并不是听课,而是多认识人,接触一些大腕级的授课教师。他认为,这并非完全不对,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富二代”们来说不是好事。
“二代”与“一代”企业家的差距
在吴萍眼里,这些“二代”同她所接触的“一代”企业家有很大的距离。之前带总裁班时,也出现过类似的紧急更换老师的情况,班里的学生虽然都是老板、总裁,都马上表示理解。
平时,大家也无不守时守信。一次简单的班会,也会从外地赶来,无一人缺席。有的学生应酬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下大雨,仍会准时出现在课堂。有一次她生病时,班里六七名学生带着鲜花、水果去看望她,令她颇为感动。
“成功真的不是随随便便的,人生太客观了,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成功。”吴萍直言,带总裁班时,常常被“一代”企业家身上的品质所感动、震撼。
吴萍认为,这些“富二代”们应该好好学习父辈身上的企业家精神。受教育就要受敲打,企业交给你后,会遇到更多、更困难、更复杂的事情,他们必须学习“一代”企业家的气量和胸怀,否则以后也没法经营企业。
对“二代”的成长仍充满希望
不过,戴明朝仍然对促进这些学生的成长表示宽容和充满希望,“在他们的年龄段,做不到那么好是很正常的,如果现在就能表现得那么宽容谦卑,就太了不起了”。
戴明朝计划对每个学生单独做思想工作,在对第三期培训班的管理上,他立志要一改从前的模式,整顿纪律,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否则退学。
在午饭的饭桌上,吴萍忍不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几个孩子没吭声。“90后”杜旦妮是班里年龄小的,也是戴明朝最喜欢的学生之一,后来,她主动找了两位老师沟通,坦承自己的想法,认为在交流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并希望加以改善。
吴萍也承认,学生们的一些抱怨是有道理的,这个培训班确实有一些没有兑现承诺的地方,比如该请的老师没有请来,游学的安排不够周密等。她也希望能够通过努力沟通,使状况得以改善。
“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吴萍觉得,造成孩子们这种状况,家庭环境亦难辞其咎。很多家长一味宠爱孩子,同时由于自己太忙,没空教育,往往扔给保姆、管家,造成孩子性格和为人处事的缺陷。
“基业长青不长青,根本不是你说了算。”在培训班的课堂上,王石泉对台下的学生们说,国外几百年的企业很多,国内却没几个。王石泉告诫他们,“要记得,你们父母致富是因为改革开放,你们获取的资源是从别人手中拿来的,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要做个真正的企业家。”
杜旦妮觉得,这3天没白来,学的东西特多。新闻发布会是上午开还是下午开好?如果你是“冠生园”和“双汇”的老板,要怎样应对危机,主动传播?新闻发布会、通气吹风会、公关座谈会、个性化采访有什么区别?在课程中,这些问题都被一一“扫盲”。
在模拟采访中,几个孩子也屡屡被刁难和问倒。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秦畅的指导下,学生们从仪态开始学习:要将上肢放在桌上,身体不要过于前倾或后倾,与身边人要有身体语言的交流;进而是如何分析问题,随机应变,给予机智的回答……
不过杜旦妮感觉到,更重要的是,此前,自己确实有些不自觉的优越感,而在访谈中,她开始换位思考,“学会真正把自己放下,才能体悟到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