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性教育 不该成为学校教育禁忌
一个9岁的小男孩由于整天在课堂上做“下流”动作,被母亲领进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青春期门诊,门诊副主任于泓经过了解才知道,导致这个孩子反复做出不雅举动的是局部炎症,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她痛心地说:“老师和家长缺乏最起码的性健康教育知识,认为孩子学坏了只有‘来硬的’才能改正,结果男孩旧病没好,又得了忧郁症,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性成熟年龄有逐年提前的趋势。卫生保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小学五六年级,已有30%左右的男孩和女孩分别出现遗精、月经初潮等生理现象。而与此同时,学校、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却相对滞后,由于缺乏适宜的性教育,儿童、青少年因性困惑、性无知导致的青春期焦虑症和性观念错位现象逐年上升,与此相关的青少年性犯罪等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003年9月,哈尔滨市开通首部未婚先孕援助热线,两个多月就接到咨询电话2000余个。据统计,学生占全部咨询者的70%以上;在百名怀孕少女中,女学生达到一半以上。从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审理的案件中也可以看出,青少年性犯罪占犯罪案件总数的8%-10%,呈逐年上升趋势。
专门治疗青春期性生理及性心理疾病的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青春期门诊,自2001年设立以来接诊了1万多名小患者,其中约有十分之一的患儿是由于学校及家长性教育知识不足、方式不当患病的。
国内首部青春期性教育系列教材的编者之一、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副教授彭涛认为,时下,青少年的性问题日趋严重,但很多基层教育工作者并没有性教育意识,对这个敏感问题,多数人选择的不是逃避,就是轻描淡写。有一位校长曾公开宣称,学校没有做性教育方面的尝试主要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师,“只要有敢讲这种课的老师,就开课。”彭涛说,学校的态度不明确,把性教育的“皮球”踢给老师,只能使性教育课“流产”。
“学校的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孟凡杰说,在性的问题上,如果对青少年不能正面引导,不健康的思想、不科学的传闻就会影响他们的发展。眼下,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泛滥、不健康性信息的传播,及青少年未婚怀孕、性传播疾病发生率的提高,还有不可回避的艾滋病问题,都迫使教育工作者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