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应细分“职业型”“学术型”

       中国现行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学习目标只为考试,考试目标仅为升学。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却是多类型多层次的。

  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委员吴光敏提出,各阶段教育与学生最终就业必须是“环环相扣”的,小学教育应加入职业意识,大学招生应科学制定标准,这样才能逐渐削弱统一高考,并最终彻底放弃现行高考制度。

  吴光敏在提案中表示,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目的就是就业。高层教育是精英教育,目的是提高个人高素质和满足社会特殊高层人才的需求。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要接受的,职业教育和高层教育是有选择性的,大部分人该选择职业教育,少部分升入高层教育。由于高层教育并不完全以就业为目的,这些人还可能需要选择职业教育。在基础教育后应有90%的人选择职业教育,10%的人选择高层教育。而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则不是这样,这就是需要进行改革的原因,也是需要改革才能解决的问题。

  她认为,在小学和中学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没有职业意识。使大多数中学生面对纷繁高校专业,不知如何选择。进大学后才受职业培训启蒙教育,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的路上很茫然。大学教育虽然已经将学习和专业类别分得很细,但大学生职业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差,大学教育很难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无法达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吴光敏委员设想,小学教育应加入职业意识。初中要有必修和选修课,对学生有一定职业导向。高中建立多元化分科分类学业考试制度。根据职业特点确定特定职业教育的级别和升学要求。大学招生应该根据学科专业的要求制定入学标准,主要依据高中的分科分类学业成绩。逐渐削弱统一高考的作用,并最终放弃现行高考制度。

  当然,将大学教育教育完全看成是职业教育是有问题的,这使高深学术教育功能被减弱,使学生质量下降、合格人才比例降低,又达不到就业率的要求。

  对此,吴光敏委员提出,大学教育应分职业型和学术型。职业型要求高就业率,学术型要求高升学率。职业型本科占大学教育绝大部分,学术型本科占小部分。要保证职业教育的普及性和大众化,也要保证学术型教育高水平。总体而言,职业型专业的总体比重要远远高于学术型才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