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常见易混淆的成语

2017中考一轮复习即将展开,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常见易混淆的成语,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将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21世纪教育网还推...
2017中考一轮复习即将展开,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整理提供的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常见易混淆的成语,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更多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将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
21世纪教育网还推出了2017中考知识点视频专题,点击以下图片或链接进入21世纪教育教师团队为大家整理的《2017中考语文知识点分类复习》教学视频,欢迎广大师生进入观看……

  中考常用错的成语

  ◎始作俑者:第一个干坏事的人,被误解释为第一个发起某事的人。褒贬混淆。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十分纯熟,常被当作没有全局观念这种意思来使用。

  ◎ 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全使意思颠倒了。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然能来风,必定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而如今则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物,意思恰好完全相反。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指贬义,现在多被误解为“团结力量大”,褒贬混淆。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实在是不恰当。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美轮美奂:本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如今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苦心孤诣:比喻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上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不愠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被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被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含贬义。常被误用于褒义场合。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 字,变褒为贬。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常与含贬义的“不孚众望”混用。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属于错用。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是推辞做某事的委婉说法。常被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决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不敢从正面看。形容敬畏的神态。亦作“侧目倾耳”。常被当作“蔑视”之类的使用。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评头品足:本指无聊的人闲谈妇女的姿容。后亦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属贬义。目前已偏向中义使用。

  ◎休戚与共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同甘共苦。亦作“休戚共之”讲。 与“患难与共”有差异。

  ◎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大相径庭。

  ◎翻云覆雨:形容一时这样,一时又那样,反复无常。也比喻惯于耍弄权术和手段。不能做“气势宏伟”用。

  ◎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而“无可非议”形容事情做得很妥当,二者意思不同,不可混用。

  ◎不胫而走:形容消息传得很快,不能与表示东西丢失的“不翼而飞”混用。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亦作“身历其境”、“身入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或表达贬义。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不能与“骇人听闻”混用,它强调的是客观效果。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不能用作褒义,除非贬词褒用。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属贬义。想要表达用尽心思可用“殚精竭虑”。

  ◎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属于重复。

  ◎参差不齐:比喻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方面。

  ◎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与“不可理喻”差异很大。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赏心悦目: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而“无所不为”单指没有不干的坏事。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而休戚相关则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二者有差距。

  ◎相濡以沫 :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也可写作“改弦易辙”;不能与“改邪归正”通用。

  ◎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属于贬义。

  ◎见异思迁:比喻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犹豫不决。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而意味深长,而意味深长表示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而“循序渐进” 则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 不以为然: 表示不同意后否定,而“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情不自禁 :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不能用于褒义。

  ◎信笔涂鸦 :指随手乱画,如果要表达“画得又快又好”这种意思不能使用它。

  ◎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含贬义,不能理解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意气用事 :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赞同

  常用错成语20例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根据。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

  【出处】:“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可近年来报纸电视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大错特错了。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4、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5.首鼠两端。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6.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7、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8、差强人意。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9、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物。

  【出处】: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10、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1、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12、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出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13、不足为训。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此词与教训无关

  14、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兄容欢迎、庆祝等盛况。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15、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16、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把某些事物、言论奉为准则。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将某人奉为某领域的创始人或先行者。

  【出处】:清?钱大昕《六书音韵表序》:“此书出,将使海内说经之家奉为圭皋,而因文字音声以求训诂古义之兴有日矣,讵独以存古音布局哉。”

  17、百身何赎。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现在常被误用来死一百个人也不足以换得死者。

  【出处】:《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18、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人消息。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9、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同于不负众望)

  20、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常用错成语104例

  常用错成语104例

  1.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2.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3.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4.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5.首当其冲: 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6.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7.鼎力相助: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8.一言九鼎: 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9.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0.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1.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2.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3.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4.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5.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6.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7.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19.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0.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1.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2.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3.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4.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人为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5.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6.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7.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8.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9.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0.明日黄花 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1.评头品足 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2.休戚与共 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33.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34.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5.弹冠相庆 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36.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7.无可厚非 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38.不胫而走 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39.身临其境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0.茕茕孑立 孑然一身 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41.耿耿于怀 形容心存怨恨,

  42.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3.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44.耸人听闻 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45.骇人听闻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46.咬文嚼字 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47.处心积虑 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48.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49.忍俊不禁 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0.责无旁贷 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1.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52.绘声绘色 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3.危言危行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54.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55.不可向迩 不能接近.

  56.不可终日 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57.一发而不可收 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58.一发不可收拾 更加无法整顿。贬义.

  59.如丧考妣 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60.汗牛充栋 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61.叹为观止 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62.赏心悦目 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63.不可开交 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64.不亦乐乎 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65.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

  66.息息相关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67.休戚相关 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68.休戚与共 同甘共苦.

  69.相濡以沫 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70.改弦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71.改弦易辙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72.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73.见异思迁 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4.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75.平铺直叙 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76.不耻下问 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77.见仁见智 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78.水落石出 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79.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80.投桃报李 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81.改头换面 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82.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

  83.意味深长 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84.一蹴而就 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85.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86.按部就班 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87.循序渐进 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88.耳闻目睹 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89.光怪陆离 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90.如履薄冰 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91.奇文共赏 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92.不以为然 不赞同.

  93.不以为意 不放在心上.

  94.不知所云 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95.左右逢源 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中性。

  96.情不自禁 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97.振振有词 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98.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联系庖丁解牛。

  9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100.信笔涂鸦 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101.心有余悸 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102.上行下效 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103.意气用事 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04.相敬如宾 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中考常见成语使用错误归类!!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一: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共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开工。(“巧夺开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3、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

  4、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

  5、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

  6、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

  7、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

  8、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光鲜,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9、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范围错)

  10 这对老朋友分别了近半个世纪,没想到这次居然大街上萍水相逢,于是站在路边畅谈起来。(“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用该成语形容老朋友相遇属对象误用。)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二:望文生义

  有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我们看到某一不明含义的成语,如果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就极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2、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务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例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4、“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绝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5、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6、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7、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

  8对茶的重视很不够也说明了这一点,甚至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下里巴人”原指流行于战国时楚国的《下里》《巴人》两首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而(l)句在使用“下里巴人”这条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地位不高的人。)

  9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豹。(“目无全牛”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比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亦形容办事准确熟练。而(2)句在使用该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了。)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三:重复赘余

  与成语相同的意思在句子的上下文中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1、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未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耿耿于怀”就是“一直未能忘记”的意思)

  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

  3、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4、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

  5、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遍体”与“全身”重复)

  6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难言之隐”指难以明说的事情或缘由。该成语与句中的“苦衷”义有重复。)

  7我俩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该成语与句中的“各有千秋”义有重复。)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四:自相矛盾

  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的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

  (2)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3)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五:不分轻重

  句中的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词,轻重失调,大词小用,言过其实。

  1、刚一起跑,初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 20米 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 3000米 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2、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

  3、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用在这程度太重)

  4各种形式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业报纸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用来形容各类报刊出现,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5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六:不辨色彩

  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2、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3、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是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4、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5、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

  6、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汽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7全市几百名警察倾巢出动,终于将歹徒捉拿归案。(“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含贬义。用来形容警察有误。)

  8在成克杰治下,广西贪官前赴后继上刑场。(“前赴后继”形容英勇战斗,勇往直前,多含褒义。用来形容贪官有误。)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七:不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2、他的学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3、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八:不当修饰

  成语的修饰不当主要表现在修饰语中心词之间的搭配。

  2、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饰“恐惧”这一中心语)

  3、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4、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九:数字不当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之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十:谦敬颠倒

  有些成语有谦词与敬词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犯谦敬颠倒的错误。

  1王教授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高见。(“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作谦词,用在自己身上,用在别人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2刘厂长是这方面的行家,下面请他不揣冒昧地跟大家讲几句。(不揣冒昧“指不揣度自己言行轻率,常作谦词。把它用在刘厂长身上、同样犯了谦词敬用的毛病。)

  3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蓬荜生辉”作为谦词。)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十一: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语法功能,如果对此把握不准,就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1这则笑话,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学习诸公”给予了有力讽刺。

  2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漠不关心”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不能带宾语。“出奇制胜”也不能带宾语。

  成语误用原因分析之十二: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

  3周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真称得上无所不至。(“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后多含贬义。把它与一字之差的成语“无微不至”混淆了。)

  4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无疑一定能改变那种事半功倍的状况。(把事半功倍“当成了”事倍功半“,意思用反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上一篇2016-07-27
下一篇 201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