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信息化校园的内涵理解所谓信息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它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支撑,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手段,以培养善于获取、...
一、信息化校园的内涵理解
所谓信息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它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支撑,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手段,以培养善于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学生为主要目标,以校园成为整个社会知识、信息的创新与传播中枢为主要社会效应。
校园网是信息化校园的基本构架,其重点是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校园网的构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利用校园网,校园各群体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相互交流。二、利用校园网,学校的各方面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大大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学校领导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全校的各方面信息;各部门可以便捷交流,更协调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利用互联网发掘社会智能潜力,形成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互补与整合。三、利用校园网,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多种教学设备,实现软硬件共享:一方面可以减少学校在硬件上的开支,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设备的效益;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图书资料信息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例如各种电子图书可以直接在网上浏览,随意下载,不用归还。
校园信息化就其内涵而言,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发掘社会智能潜能,在学校乃至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上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因此,构建信息化校园是我校目前一个最优的选择,它是让校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最可行、最经济的方式;它因信息更为畅通流动,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息资源,开拓学校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及对策建议
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个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从管理维护到功能开发,都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经费投入。因此,如何保证信息化校园高水准运作,成为学校共同关心的话题。保证平台运作效率可能取决于以下三个水准:1、学校可供利用的知识、信息的开发和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准。2、学校可供利用的知识、信息处理的硬件确保于一定的水准。3、可供利用的人的智力,无论个体还是团队均达到一定的水准。
这三个水准无论哪个呈弱态造成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平台的运转效率,这也正是目前绝大多数校园信息平台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出现的诸多问题来看,最突出的是校园网上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数字化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主要瓶颈。究其原因有三点:
1、学校可供利用的知识、信息的开发与积累处于无序状态,由于信息平台不能提供分类数据库,信息积累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标准不统一,所开发的信息仅仅为开发者个体使用,而不能为大家所共享。
2、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外界开发的大量数字化信息不能及时充实到位,内部信息开发因政策倾斜不够,不能及时成为校内共享资源。
3、信息平台上充实了大量包装性信息(大部分是为了宣传所做的一次性开发),实用信息相对封闭。
与此同时,观念上的落后,运作机制上的僵化,使校园网络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效用。总之,信息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是将信息的生产、获取、加工、传播、服务等作为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而不是将信息作为管理惟一要素,管理机构的一个主要职能是提供数字化信息,逐步减少控制与监督。为此,我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充分装备和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如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网络设备。基于互联网上的MIS广泛使用,通过这个系统在组织内部可以方便地实现信息共享、协作作业以及网络处理和计算,领导决策、公文处理、信息查询、上下信息传递等都可在这个系统上进行,而且与外部信息环境结合紧密。
二、管理信息的内容数字化。将教育教学各类信息生成和整理出来,使各类信息规范化、标准化,最后进行数字化。
三、信息服务完善化。学校管理部门是信息资源的主要拥有者,也应是主要提供者。为此,各类教育教学信息不再是属于某一部门所有,管理部门应该向社会各界、学校师生员工提供完备的数据库和光盘检索系统、互联网虚拟系统等信息服务。作为信息服务的前提,要做好各类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
四、信息人才递增化。各类信息人才要大大增加,尤其是既懂计算机操作、联机检索、上网查询等信息技术,又懂得教育管理的人才更加重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既知道需要收集什么信息,又知道如何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从而进一步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
总之,以校园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要求我校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推广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校园建设。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性发展的机遇。然而,在当今社会里,教育面临着急剧变革的社会挑战,尽管每所学校基础不同、条件不同,但都面临着同样的信息化挑战。说到底,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与成效归根结底依存于学校内部的自我变革能力,即学校领导班子对信息化变革的积极态度,学校内部的变革实施能力,师生员工对外部、内部环境的敏感性与适应性以及校园文化面向未来的创造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校园信息化时代,课堂该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2016-07-18
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建设内容
下一篇 2016-08-19